首页> 中文学位 >河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分析
【6h】

河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三农”问题是国家近几年一直关注的重大问题,政府也探索出多种途径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本文从公共产品供给的视角,探索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业增长的影响程度。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不断进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增加对于农业增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的公共产品对于农业增长的贡献度也不一样。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矛盾日益激烈,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如何把有限的政府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之处。当前我国农村传统规范已失,现代规范未能有效建立,使农村公共产品出现困境。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二元经济和发展战略所导致的重城市轻农村,是一个体制问题。而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组织体系不健全造成公共产品获得上的障碍。合理的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并使得二者相互协调是今后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相关政策的出发点。
   本文首先将从农村公共产品的定义和分类入手,查阅当今国内外有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及其相关的文献,分析研究文献提出的观点,加以归纳整理,为后面提出本论文观点作铺垫。其次,概述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历史及其现状,并结合河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及农业总产值的统计数据,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与农业增长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得出河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变化对农业增长的影响程度。最后,再提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框架重构,总结分析农业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河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村电力的变动对于农业增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农用机械、复种指数、化肥使用和农村教育,而对农业增长效用不明显的变量是农田水利和农村劳动力。其中农田水利建设相对于农业增长一直处于滞后状态,而且农田水利建设的效用也要有一个较长的观察期,短期内成效不显著;至于农村劳动力的效用不明显,是由于近几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逐渐加大,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务工,只留下老幼妇女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农业增长的贡献不大,效用不明显。(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村与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二元结构明显: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但是通过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国家对于农业投入逐步加大,问题逐渐解决,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局面逐渐形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虽然整体上国家政策已经逐步偏向农村,但是相对于农村巨大的需求潜力来讲,供给总量还是明显不足,在今后的政策走向和经济侧重点方面更应该考虑农业的特殊地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虽然农业投入逐年加大,但是供给机构失衡,真正对于农业增长影响较大的要素供给不足,国家应侧重对农业增长贡献较大的要素投入;农民组织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有效的诉求机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是国家或者政府的单一行为,应保持供需平衡就应该健全农民组织体系,保证农民的合理诉求与国家的供给相一致,才能保证农业快速稳定增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