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近70年影响的研究
【6h】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近70年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讲话》的发表

一、延安文艺座谈会产生的语境

(一)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的背景

(二)延安文艺座谈会构想的初步提出

(三)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的原因

二、《讲话》中心地位的初步确立

(一)中共中央的思想策略

(二)《讲话》在国统区的传播

(三)开启文艺批判运动先例

第二章 《讲话》的主要精神内涵

一、文艺为政治服务

(一)文艺统一战线

(二)文艺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三)文艺成为抢夺政权的工具

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一)小资产阶级团结改造的对象

(二)小资产阶级批判的对象

第三章 《讲话》的传播

一、文艺政治功能的强化

二、《讲话》中心地位的巩固

(一)建国初期的学习颂歌

(二)文艺批评运动

第四章 新时期文艺的多元性与《讲话》的开放性

一、新时期文艺的多元性

(一)对文学主体的探讨

(二)对文学本体的探讨

二、《讲话》的开放性

结语:《讲话》七十年与中国当代文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针对延安时期存在的各种文艺论争,毛泽东将马克思列宁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总结出的具体的解决路线。《讲话》的发表与当时延安文艺理论及中国独特社会历史进程紧密相关。《讲话》在文艺与革命,文艺与群众,文艺与政治,文艺创作与生活,文艺批评标准等问题上提出了具有政策目标的文艺思想。《讲话》发表后成为解放区文艺路线的指向标,《讲话》的中心地位在战时被确立起来。抗日民主革命、解放战争的胜利,证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文艺工作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讲话》提出的思想原则和指导方针,坚持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成为新中国文艺理论体系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讲话》在新中国文艺的中心地位较之延安时期更为明确,5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和文艺批判运动令文艺路线日益“左倾”,《讲话》的中心地位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被绝对化。
   新时期,邓小平在《祝词》中明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批判了“左”倾错误,全面拨乱反正,突破了长期以来政治禁锢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枷锁,文艺迎来了新时代,不再是单一的形式,而是一个多元发展的态势和繁荣的局面。新的理论格局下,《讲话》得到更科学的研究,呈现了《讲话》开放性的品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