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研究
【6h】

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

1.源于西部农村发展的需要——研究问题进入视野

2.基于西部农村成人教育的实际——关键难题急需破解

(二)已有文献综述及本研究的创新

1.对“农村成人教育”概念的理解

2.对教育机制及教育发展机制的相关研究

3.对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相关研究

4.对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相关研究

5.对已有研究的评析及本研究的突破

(三)研究意义

1.实践意义:促进西部农村的科学发展

2.理论意义:丰富成人教育理论与破解难题

(四)研究重点、思路与方法

1.研究重点

2.研究思路

3.研究方法

一、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概述

(一)“机制”的概念与内涵

1.“机制”的概念

2.“机制”的内涵

3.机制、制度与体制

(二)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概念及内涵

1.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概念

2.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分类

3.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构成要素

4.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运行方式

5.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功能

6.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运行的载体

(三)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特点

1.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二重性

2.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辩证性

二、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理论探讨

(一)终身教育理论引领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新走向

1.终身教育理论下各级各类各形态成人教育间的联系

2.终身教育理论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二)公共产品理论创新对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认识

1.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全面行使职能有助于增进普遍利益

2.有效的机制应体现农村成人教育的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

3.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应有利于消除“搭便车”现象

(三)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分析思路

1.信息效率与激励相容关注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的达成

2.显示原理突显政府及非政府部门于机制运行的必要性

3.实施理论强调行为主体真实信息的表达

(四)系统科学理论促进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协同联动

1.反馈原理关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联系性

2.有序原理体现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开放性

3.整体原理强调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整体性

三、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现实反思

(一)新中国成立后西部农村成人教育的历史发展

1.起步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时期

2.发展时期: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3.推进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二)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现状

1.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投入机制

2.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管理机制

3.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运行机制

4.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

(三)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问题及原因

1.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本质的认识误区

2.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运行的制度障碍

3.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整体性的规避

四、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构建

(一)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构建的指导思想

1.立足整体,注重统筹

2.理顺关系,重视协调

(二)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1.整体与部分的协调

2.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3.自主发展与整体目标的达成

4.多元丰富与特色发展的彰显

(三)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目标定位

1.创生良好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环境

2.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建设

3.缩小区域发展与资源配置差距

4.统筹资源促进农村成人教育发展

(四)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构成要素

1.行为主体

2.行为准则

3.得益方式

4.反馈系统

(五)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运行方式

五、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运行的条件保障

(一)提升行为主体对西部农村成人教育的认识

1.强化教育管理者对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新认识

2.唤醒农村成人教育对象的主体发展意识

3.提升社会各界对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认识

(二)调动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运行的内外动力

1.激发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运行的内部动力

2.引发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运行的外部动力

(三)完善西部农村成人教育的政策法规

1.明确西部农村成人教育政策的重要性

2.确保西部农村成人教育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

3.加强对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监督与引导

4.制定开放灵活的西部农村成人教育政策

(四)健全西部农村成人教育的组织与管理

1.理顺各级各类组织管理机构的联系

2.完善各级各类组织管理机构的活动

(五)注重不同教育资源的统整与利用

1.完善薄弱环节及关键领域

2.促进不同形式教育间的相互联系

3.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4.合理认识并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六)加强对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服务与指导

1.建立常态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2.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科研成果及课题参与

后记

展开▼

摘要

成人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与作用已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成人教育对于实现农村成人的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在传统意义上,农村成人教育主要被视为一种基于农村成人个体自发需要的补偿教育,政府作为实施成人教育的主体缺乏切实有效的政策与制度保障。目前,阻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因素日渐增多且越加严重。笔者借助文献研究法与调查研究法,梳理西部农村成人教育的历史发展、考察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现状,发现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滞后且长期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推进。因此,笔者将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难题破解作为研究主题,认为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是成人教育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它将成人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有助于从整体上推进成人教育的发展。故而,该研究的核心在于梳理制约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诸多关系,并力图从根本上促进这些关系或各自孤立的作用因素在协同创新水平上的有效整合。基于此思考,本研究以探讨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内涵为起点,试图揭示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二重性及辩证性;并尝试引入终身教育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系统科学理论探讨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继而反思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的历史发展、管窥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现状、从多视角分析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障碍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新机制的若干研究结论。
   结合研究的整体脉络,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各部分的研究问题可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教育是发展的内源动力,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关乎农村成人教育,乃至终身教育全局的发展,它从整体、开放、联系的角度正视西部农村实际。但国内关于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研究并未引起研究者们足够的重视。
   第二部分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概述。在社会科学领域,机制泛指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合、配合、渗透、制约等作用方式,它是系统中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灵魂”,将系统的功能与结构联系起来。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是指为了保障并促进农村成人教育的持续发展而形成的农村成人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它体现了农村成人教育的整体性、联系性与开放性。机制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及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运行的事实形态彰显着行为主体、行为准则、得益方式、反馈系统于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整体的作用,此四个方面也成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构成要素。此外,任何一种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二重性是深入分析事物的基点,现实中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是一种矛盾相互“妥协”的结果。而辩证分析则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方向性与有效性。
   第三部分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理论探讨。在终身教育席卷全球的当下,终身教育理念成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与变革的理论指导。成人教育固有的公共产品属性突显了政府及非政府组织机构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政府是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主体,但存在“政府失灵”的情况,因此非政府组织或个体也是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行为主体。机制设计理论通过设计博弈的具体形式,在满足参与者各自条件约束的情况下,使参与者在自利行为下选择的策略的相互作用能让配置结果与预期目标相一致,它为分析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在机制设计理论看来,满足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是机制达成社会目标的两个条件。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系统科学规范”强化了人们对农村成人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反馈原理揭示了变化中的稳定性、有序原理揭示了多样性中的统一性、整体原理揭示了联系中的完整性,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审视农村成人教育,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
   第四部分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现实反思。西部农村成人教育的历史发展彰显了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但问题依然存在,为深入了解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选取几个调查对象加以分析是有效的。调查结果将问题及原因聚焦于此三个方面: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本质认识的误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运行的制度障碍、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整体性的规避。
   第五部分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构建。从机制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定位、构成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准则、得益方式、反馈系统)、运行方式五个方面探讨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不仅是机制特点的体现,也是机制运行的诉求。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构建的指导思想包括立足整体、注重统筹,理顺关系、重视协调。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应秉持的原则包括整体与部分的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平衡、自主发展与整体目标的达成、多元丰富与特色发展的彰显。目标是人们行为的导向,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目标定位即为创生良好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建设、缩小区域发展与资源配置差距、统筹资源促进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对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构成要素的分析将有利于我们深入剖析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内涵,进而提升机制设计及运行的有效性。其中,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及非政府部门、组织及个人;行为准则既包括显性的政策法规,也包括隐性层面的意识形态与价值抉择,它们是“机制的核心内容”,共同规范着行为主体的意识与行为方式,促使行为主体在确保“利我型”的同时兼顾整体利益,实现激励相容;得益方式是对机制所导致的得益的一个划分方式,同行为主体的具体行为直接相关,有效的得益方式能激励行为主体的积极参与,最终实现激励相容;反馈系统是机制不断发展的基础,人们通过反馈系统可以决定延续、调整或纠正机制的运行。自我实施方式与强制实施方式共同成为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运行方式,且二者相辅相成。
   第六部分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有效运行的条件保障。结合对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分析看,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运行的条件保障涉及以下六个方面:提升行为主体对西部农村成人教育的认识、调动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运行的内外动力、完善西部农村成人教育的政策法规、健全西部农村成人教育的组织与管理、注重不同教育资源的统整与利用、加强对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的服务与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