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
【6h】

重庆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选题的背景及依据

1.1 国家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工作

1.2 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在国民体质中的重要性

1.3 近年来学生体质连年下降,形势严峻

1.4 体育锻炼对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性

2、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体质的概念界定

2.1.2 健康的概念界定

2.1.3 体育锻炼的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

2.2.1 国内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现状

2.2.2 国外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研究现状

2.3.1 国内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研究现状

2.3.2 国外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研究现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抽样方法

3.3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4 体质指标测试方法

3.4.1 身体形态指标测试方法

3.4.2 身体机能指标测试方法

3.4.3 身体素质指标测试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 重庆市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现状

4.1.1 身高

4.1.2 体重

4.1.3 胸围

4.2 重庆市中、小学生身体机能发育水平现状

4.2.1 安静脉搏

4.2.2 收缩压、舒张压

4.2.3 肺活量

4.3 重庆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发育水平现状

4.3.1 立定跳远

4.3.2 握力

4.3.3 坐位体前屈

4.3.4 50m×8往返跑

4.3.5 斜身引体\仰卧起坐

4.3.6 800m跑\1000m跑

4.4 重庆市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

4.4.1 重庆市中、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4.4.2 重庆市中、小学生参加两操(早操、课间操)情况

4.4.3 重庆市中、小学生余暇时间支配方式

4.5 重庆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

4.5.1 课外体育活动与重庆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

4.5.2 参加两操情况与重庆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

4.5.3 余暇时间支配方式与重庆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建议

5.2.1 重视体育课外活动

5.2.2 培养学生体质健康意识

5.2.3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5.2.4 改善学校教学方法

5.2.5 重视家庭体育教育环境

5.2.6 政府部门的领导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状况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儿童青少年体质强弱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昌盛,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中小学生正处于儿童青少年时期,中学阶段的他们,身心皆处于青春发育阶段,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并对成年后的体质健康状况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等中央领导和组织下,我国先后与1979年、1985年、1991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国民体质测试,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我国青少年体质的下降,主要表现为营养过剩而体力衰退的矛盾症状。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而肺活量、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不断下降,专家把青少年的体质状况概括为“硬、软、笨”,即关节硬、肌肉软和动作不协调。青少年体质的持续下降,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本研究以重庆市中小学为研究对象,为确保样本的代表性,本文决定以重庆主城区及靠近主城区的区县学校为对象,再按随机抽样方式确定问卷发放单位及样本量,男女比例尽可能接近。问卷通过信效度检验,证明问卷具有高度的信度和效度,共发放问卷3367份,踢出无效问卷262份,有效回收率为92.2%。按统一标准对学生进行体质测量,包括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指标:安静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身体素质指标:立定跳远、握力、坐位体前屈、50m×8往返跑、斜身引体/仰卧起坐、800m跑、1000m跑。
   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同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的距离,小学阶段学生的体质健康指标要优于全国指标,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增加,高中阶段的学生体质健康指标完全低于全国指标。这说明重庆市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没有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视,父母在提高学生生活水平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的锻炼。
   研究结论:重庆市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影响效果不明显,其中对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身体机能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身体素质水平完全没有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学校组织的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达不到一定的运动负荷和频率,再加上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占用体育锻炼时间等因素,重庆市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达不到全国同龄中小学生健康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