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始评价对疼痛的影响:元分析和实验研究
【6h】

初始评价对疼痛的影响:元分析和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文献综述

1.1 初始评价影响疼痛的研究现状

1.2 初始评价对疼痛影响的研究方法

1.3 初始评价影响疼痛反应的理论模型

2.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案

2.1 问题的提出

2.2 研究方案

3.研究一 初始评价对实验室诱发疼痛和慢性疼痛的影响:元分析

3.1 目的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4 研究二:挑战评价对疼痛知觉的影响

4.1 目的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5 总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挑战评价文段、威胁评价文段和安全评价文段

附录二、知情同意书和疾病排除问卷

附录三、焦虑敏感性量表

附录四、操作性检查量表

附录五、疼痛强度量表

附录六、应对策略问卷

致谢

发表论文与参加课题一览表

展开▼

摘要

大量研究表明人们的疼痛信念会影响他们对实验室诱发疼痛和慢性疼痛的反应。压力应对转换模型(R.S.Lazarus,1998; R.S.Lazarus,1999)提供了一个理论模型,来解释信念或评价影响个体面对压力做出的反应,包括疼痛反应的原理。个体在面对潜在的压力时,首先对影响生活的事件进行初始评价。对压力的初始评价或者信念包括将压力事件评价为(1)潜在的、可能的伤害(2)挑战、自我成长的机会。虽然许多研究都探讨了初始评价尤其是威胁评价与疼痛适应不良的关系,但是这种效应的大小却莫衷一是。
  由于文献中存在不一致现象,本研究一旨在通过元分析的方法考察威胁评价和挑战评价与(1)实验室诱发疼痛反应,(2)慢性疼痛的相关结果(即疼痛严重程度,功能障碍和情绪忧虑)之间的关系。并且考察了样本特征和方法学因素对初始评价与疼痛相关结果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二旨在通过操作个体的挑战评价考察挑战评价与疼痛反应的关系。
  研究一通过系统化文献检索共搜索到2383篇相关文献。由两名作者独立地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其进行筛选,共纳入22篇实验室诱发疼痛刺激研究(N=2,031)和59篇慢性疼痛研究(N=9,135)。纳入/排除文章的评分者一致性系数为k=0.91,变量编码的评分者一致性系数为k=0.88,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实验室诱发疼痛刺激元分析的数据分析表明高水平的威胁评价与更高的疼痛强度,更短的疼痛忍耐时间和更多的消极应对策略相联系。评价测量方式(实验室操纵vs.自我报告),伤害性刺激的类型(冷vs.热vs.其他)以及伤害性刺激的持续时间(小于30秒vs.大于30秒)对威胁评价与疼痛知觉的关系有调节作用。挑战评价与更长的疼痛忍耐时间和更少的消极应对策略相联系,但是与疼痛强度没有显著关系。对于慢性疼痛的元分析来说,威胁评价与疼痛强度,行动障碍,情绪忧虑和消极应对策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积极的应对策略呈显著的负相关。挑战评价与上述结果的关系基本上与威胁评价的结果相反。评价测量方式与性别在评价-结果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是一致的。最后,剪补法分析结果显示矫正发表性偏倚后的效应量与未矫正前的效应量差异并不显著。总的来说,两个元分析的结果都说明,将疼痛评价为潜在的伤害与实验室诱发疼痛和持续的慢性疼痛的相关关系很强健。
  研究二的目的是考察实验室研究中挑战评价对疼痛知觉和应对策略的影响。在第二个研究中,105名大学生被试,包括37名男性和68名女性参与了实验,被随机分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一组被试阅读的文段内容是在困难任务中的坚持能力与未来成功相关(挑战评价条件);一组被试阅读的文段是描述长期暴露在冷环境下可能会对机体造成损伤(高威胁条件);一组阅读的文段是描述CPT的安全(安全条件)。之后被试进行CPT,要求将手尽可能长时间地放入冷水中。本研究的假设是随机分到挑战评价条件下的个体会表现出更长的疼痛忍耐时间,而威胁条件下的被试会表现出最短的疼痛忍耐时间,同时使用最少的认知应对策略。实验结果发现疼痛强度的组间差异显著,F(2,102)=3.906, p=0.023。威胁评价组的被试报告的最强的疼痛、收回手时的疼痛,整体疼痛和平均疼痛强度与安全评价组都有显著的差异。CPT疼痛忍耐时间的组间差异的结果表明,疼痛忍耐时间的组间差异显著,F(2,102)=3.175,p=0.046。挑战评价组的疼痛忍耐时间显著高于威胁评价组的疼痛忍耐时间,但是挑战评价组与安全评价组,威胁评价组与安全评价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挑战组显著的比威胁组和安全评价组更多的使用重解释的应对策略,F(2,102)=3.906, p=0.023;挑战组比安全评价组更多的使用转移注意的应对策略,F(2.102)=3.930, p=0.023。挑战组比威胁组更多的使用自我鼓励的应对策略,F(2,102)=5.431,p=0.006。威胁组比挑战组和安全组都要更少的使用忽略的应对策略,F(2,102)=6.263, p=0.003。而三组在灾难化应对策略和接受策略上没有显著差异(p>0.089)。采用威胁评价分数、挑战评价分数与疼痛强度、疼痛忍受时间和应对策略做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挑战评价与疼痛忍受时间、积极应对策略呈显著正相关,但是与疼痛强度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威胁评价与疼痛强度与灾难化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疼痛忍受时间呈显著负相关。挑战评价组与安全评价组在疼痛强度上的差异不显著。而挑战评价组比威胁评价组表现出更长的疼痛忍受时间。挑战评价组倾向于使用重解释、转移注意力、自我控制和忽略的应对策略。威胁评价导致个体感受到的疼痛强度更高,并更倾向于使用灾难化的应对策略,同时与更短疼痛忍耐时间相联系。
  本研究在方法上,创造性的使用元分析的方法对初始评价与疼痛知觉的关系做了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得出了强健的合并效应量;并且创造性的操纵了个体对疼痛的挑战评价,考察了挑战评价对疼痛知觉的影响。在理论上,本研究进为压力应对转换模型提供了直接强健的证据。本研究纳入了慢性疼痛的研究,并通过探讨挑战评价对疼痛反应的影响,对缓解疼痛具有实践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