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安全约束下镇域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重庆市王场镇为例
【6h】

生态安全约束下镇域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重庆市王场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2.2 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本问题

2.3 农用地生态安全研究

2.4 基于土地生态安全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2.5 研究评述

第3章 生态安全约束下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本原理

3.1 生态安全相关理论对农用地集约利用的理论指导

3.2 生态安全约束下农用地集约利用理论集成

3.3 生态安全与农用地集约利用的辩证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安全约束下镇域尺度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关键问题

4.1 镇域尺度的数据协调与处理

4.2 镇域尺度的格局、过程问题

4.3 镇域尺度的驱动因子

4.4 镇域尺度的模型选择

4.5 镇域尺度的环境效应

4.6 镇域尺度的农用地政策及可持续管理

第5章 生态安全约束下王场镇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5.2 生态安全约束下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

5.3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及方案

5.4 指标标准化及基准值设定方法选择

5.5 指标权重设置与计算

5.6 生态安全约束下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说明

第6章 生态安全约束下王场镇农用地集约利用总体评价

6.1 农用地集约利用总体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6.2 农用地集约利用总体评价标准

6.3 农用地集约利用总体空间差异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生态安全约束下王场镇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内部系统协调度评价

7.1 农用地集约利用内部系统协调度评判

7.2 农用地集约利用内部系统协调度评价标准

7.3 农用地集约利用内部系统协调度空间差异评价

7.4 农用地集约利用总体评价与内部系统协调度判定对比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生态安全理念的镇域农用地集约利用对策建议

8.1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促进农用地集约利用

8.2 以规模化经营为手段促进农用地集约利用

8.3 以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为介质促进农用地集约利用

8.4 以区域功能分区为发展方向促进农用地集约利用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特色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成果发表与科研实践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本研究相关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展开▼

摘要

农用地集约利用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等基本国策的有效实践。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各项建设大量占用农用地,农用地非农化现象严重,原本匮乏的农用地资源愈显紧张。经济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通过加大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引致对农用地的需求增加,因此农用地的保有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平衡也是我国土地利用及管理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农用地集约利用就成了解决农用地资源“瓶颈”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的又一项基本国策,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迫使人们不断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强度,有的区域的土地生态承载力已经不堪重负,区域内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基于此,有必要将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土地生态安全之间的联系作为切入点,构建生态安全约束下的镇域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基本框架,以位于重庆市五大功能区中生态保护发展区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为例,对其在生态安全约束下的农用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实证评价,进一步验证基于生态安全约束下的镇域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框架,为今后扬长避短、有针对性提高镇域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提供客观依据。
  本文研究结论如下:
  (1)生态安全约束下的农用地集约利用内涵有别于传统定义,生态安全是重要前提。赋予其新的定义:即在遵循农用地集约利用和土地生态安全理论的指导下,将生态作为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约束条件和效应目标,在一定面积的农用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使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善农用地结构、布局,最大限度挖掘农用地潜力和提高农用地利用效益,保证农用地可持续利用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2)解决镇域尺度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关键问题是整个评价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由于自然地理现象的异质性、地理系统的等级性、响应与反馈的非线性、干扰因素的影响及主观认识的局限性等原因,主要集中于数据的协调与处理、格局与过程的表征、驱动力的影响、模型的运用、生态环境效应以及土地政策与可持续管理等方面。
  (3)通过重庆市王场镇的实证分析,对生态安全约束下镇域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构建的基本框架进行验证,其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出王场镇农用地集约利用的情况。本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标准的设置是合理的,对类似区域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具有借鉴意义。在生态安全约束的条件下,王场镇2011年农用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一般,横跨较高集约利用和适度集约利用两个档次,空间上除皎鱼村以外,其他村(社区)的农用地集约度从外围向内部递减。各村(社区)农用地集约利用内部系统(经济—社会—生态)之间协调性均处于协调发展类,且协调发展驱动机制集中于经济系统驱动和社会系统驱动。但是,王场镇各个村(社区)的农用地集约利用总体情况和内部系统协调性不是完全一致的,其中以石溪村和皎鱼村最为凸出。
  (4)通过对王场镇生态安全约束下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后,提出基于生态理念的镇域农用地集约利用对策建议。要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以规模化经营为手段、以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为介质,以区域功能分区为发展方向,共同促进农用地集约利用。
  生态安全约束下镇域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生态安全如何在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中得到凸显,镇域尺度的关键问题如何从技术上得到解决,如何区分与其他尺度的不同等,需要继续坚持并深化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和评价尺度等方面的研究,进而为农用地集约利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