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研究
【6h】

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选题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论文新意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借鉴与概念界定

2.1 理论借鉴

2.1.1 马奇和西蒙模型

2.1.2 普莱斯模型

2.1.3 莫布雷(Mobley)中介链模型

2.1.4 扩展的莫布雷模型

2.1.5 理论的借鉴意义

2.2 公用事业企业概念界定

2.2.1 公用事业企业

2.2.2 公用事业企业人才

2.2.3 公用事业企业人才流失

第3章 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概况

3.1 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简介

3.2 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人才队伍情况

3.2.1 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人才队伍的年龄情况

3.2.2 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人才队伍的学历情况

3.2.3 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人才队伍的专业情况

3.2.4 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人才队伍的职称情况

3.3 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人才管理情况

3.3.1 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3.3.2 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3.4 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的人才流失情况

第4章 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

4.1 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4.1.1 调查方法

4.1.2 问卷设计

4.1.3 问卷数据统计

4.2 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4.2.1 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已流失人才数据分析

4.2.2 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已流失人才离职的原因

4.2.3 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原因分析

第5章 防止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5.1 建立人才管理领导机构,统筹管理

5.1.1 顶层设计,树立观念

5.1.2 统筹协调,营造环境

5.1.3 整体推进,搭建平台

5.1.4 落实责任,加大考核

5.2 建立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引导体系,保持长期的心理契约

5.2.1 制定入职发展管理政策,加强初期人力资源规划

5.2.2 制定职业开发计划,建立职业发展阶梯

5.2.3 建立内部人才管理数据库进行人才储备

5.2.4 指导人才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

5.3 完善薪酬体系合理性,提高薪酬的外部竞争力和内部公平性

5.3.1 建立薪酬体系的双通道

5.3.2 提高薪酬的外部竞争力

5.3.3 体现薪酬的内部公平性

5.4 营造人文关怀氛围,开通上下沟通渠道

5.4.1 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增强人文关怀力度

5.4.2 尊重员工主体地位,构建和谐企业环境

5.4.3 引入员工援助计划,加强心理疏导服务

5.5 建立持续的离职分析,完善员工的离职管理

5.5.1 建立制度化的离职约束机制

5.5.2 建立离职前的预警机制

5.5.3 落实离职后管理的措施

5.5.4 建立离职后的替补机制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人才流失原因调查问卷

致谢

展开▼

摘要

步入21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日益推进,全球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激烈。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格局中,人才被誉为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的第一战略资源。实践不断证明,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科学技术推动社会文明快速发展,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或企业的竞争力水平;然而,技术创新与进步是由人来完成的,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成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因此,21世纪是人力资源管理再造的世纪,谁能掌握越多的人才,谁就能脱颖而出,谁就拥有了未来;谁留住了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论文在阐明论文研究背景的同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本研究选题的意义,确定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界定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收集并综述国内外关于人才流失方面的理论;以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的人才流失情况为研究实例,设计员工人才流失原因调查问卷,从而进行问卷数据统计,调研分析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原因所在,即上海市城市建设管理公用事业企业人才管理的领导机构和机制、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体系、薪酬体系、人文关怀、上下级直接的沟通交流和对人才的离职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或缺陷,最终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方面提出防止该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即建立人才管理领导机构,统筹管理;建立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引导体系,保持长期的心理契约;完善薪酬体系合理性,提高薪酬的外部竞争力和内部公平性;营造人文关怀氛围,开通上下沟通渠道;建立持续的离职分析,完善员工的离职管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