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隐性课程分析——以四川省古蔺职高为例
【6h】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隐性课程分析——以四川省古蔺职高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Cont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Motivation

1.2 Aims and Significance

Chapter Two Literaure Review

2.1 Hidden Curriculum Studies

2.1.1 Hidden Curriculum Studies Abroad

2.1.2 Hidden Curriculum Studies at Home

2.2 Hidden Curriculum Studies in FLT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Curriculum and Types of Curriculum

3.1.1 Definition of Curriculum

3.1.2 Types of Curriculum

3.2 Theories on Hidden Curriculum

3.2.1 Definition of Hidden Curriculum

3.2.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dden Curriculum

3.2.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dden Curriculum and Formal Curriculum

3.2.4 The Impact of Hidden Curriculum

3.3 Hidden Curriculum in ELT

3.3.1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ELT

3.3.2 The Significant Status of Hidden Curriculum of ELT

Chapter Four Present Hidden Curriculum of ELT in SVS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Research Method

4.2.1 Research Subjects

4.2.2 Research Instruments

4.3 Results and Findings

4.3.1 School Hidden Curriculum

4.3.2 Sehool Hidden Curriculum and National Formal Curriculum

4.3.3 Teacher Hidden Curriculum

4.3.4 Teacher Hidden Curriculum and School Formal Curriculum

4.3.5 Student Hidden Curriculum

4.3.6 Student Hidden Curriculum and Official Curriculum

Chapter Five The Exploitation of hidden curriculum of ELT in SVS

5.1 School-based Hidde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LT

5.2 Teachers’ Functions in Hidde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ELT

5.3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ELT

5.3.1 Concern of Students’ Self-development in Hidden Curriculum

5.3.2 Profession-needs-oriented Hidde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ELT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Summary

6.2 Implications

6.3 Limitations

6.4 Prospects for Further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 A

Appendix B

Appendix C

Appendix D

Appendix E

Appendix F

展开▼

摘要

从2006年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开始,职业教育在改革上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2009年,新的中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发布,它从中职英语教育的性质到具体实施方法等进行了规定和建议,教学大纲也反映了新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指导各个中职学校提升英语教学水平。然而,专门针对中职学校的英语课程设计与研究工作仍然比较滞后,从新的角度对中职英语教育进行研究的还不多见,特别是从课程角度对其费时低效的问题进行探讨的更不多见。因此,本研究选取西部某所职业高级中学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学校及其教师和学生的英语隐性课程状况及其与官方显性课程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和讨论,并就研究的发现对我国中职英语课程的发展所产生的启示进行探讨,提供建议和措施,以期能够对我国中职英语改革的顺利进行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国内外学界先前有关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研究及其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的综述和评价,并结合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对有关英语隐性课程研究的梳理,作者发现前人从隐性课程方面对英语教育的研究有一些关注,但从该方面对中职学校的英语教育进行研究的却几乎没有。这就为该研究提供了创新性的前提。
  作者对课程及隐性课程的定义、特征以及作用等做了系统的概括,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作者在史光孝(2010)提出的针对课程同时具有计划性、实际性和过程性的观点,再结合中职英语教育相较于普通高中更加面向社会和企业的社会性,整合了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定义。本研究把课程定义为“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计划、进行和发生的并受一定社会因素影响的所有教育内容的总和”。作为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隐性课程相应地被定义为“学校情景内并受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进行核发生的相对于明确陈述和预先计划的显性课程而言的处于隐蔽状态的一切教育内容”。
  出于研究需要,笔者对中职学校所涉及的三个重要层面,即学校、教师和学生这三个层面的英语隐性课程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第四章中介绍了研究问题、研究变量、研究对象和工具。在学校层面,以《中职英语教学大纲》(2009)为显性课程比照参照系,对古蔺职高的英语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估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考察。结果发现该学校在这三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隐性课程,很多情况下它们呈现出与国家显性课程不一致的特征。在教师层面,运用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对学校的全部16名教师的英语隐性课程进行了考察,发现以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和目标以及学校自主的教学大纲为表现的显性课程在教师的课程实践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与教师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师生互动等方面存在隐性课程有一定的关系。最后在学生层面,基于对中职学校的职业性特点,对以面向社会就业为目的的技能班级(相对于高考班)224名同学在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职业需求四个方面进行了英语隐性课程的考察和分析。作者发现学生们在这几个方面与学校及老师的课程实施对应起来存在一定的认知和行动上的差异,这就是隐性课程存在的表现形式。
  在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层面的英语隐性课程考察和研究发现的基础上,作者对我国中职学校的英语课程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比如中职学校的英语隐性课程应尽力实现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应以学习者为中心等。
  整体看来,本研究围绕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对古蔺职高的英语教学情况进行了考察,所得到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程研究的内涵和范围,扩展了其视野,并对中职英语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此外,在本研究基础上对中职学校的英语课程发展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研究不可能解决中职英语教育中的全部问题,但作者仍然希望它能充实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从而为解决我国中职英语教育中费时低效的问题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