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群际威胁情境下弱势群体的自我评价研究
【6h】

群际威胁情境下弱势群体的自我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群际威胁

1.1.1 群际威胁简述

1.1.2 群际威胁的结果

1.2 自我评价

1.2.1 概述

1.2.2 自我评价与内群体评价

1.2.3 研究方法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假设

3 实验一 群际威胁情境下弱势群体内隐的自我评价研究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方法

3.2.1 被试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设计

3.2.4 实验程序

3.3 实验结果

3.3.1 操作检查

3.3.2 群际威胁对被试自我评价的影响

3.4 讨论

4 实验二 群际威胁情境下弱势群体外显的自我评价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方法

4.2.1 被试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设计

4.2.4 实验程序

4.3 实验结果

4.3.1 操纵检查

4.3.2 群际威胁对自我评价的影响

4.3.3 成就动机在群际威胁与自我评价中的中介作用

4.4 讨论

5 实验三 群际威胁情境下弱势群体情绪启动下的自我评价研究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方法

5.2.1 被试

5.2.2 实验材料

5.2.3 实验设计

5.2.4 实验程序

5.3 实验结果

5.3.1 操作检查

5.3.2 群际威胁对特质词判定反应时的影响

5.3.3 群际威胁对被试判断词语效价的影响

5.3.4 自我启动词下群际威胁与效价对词汇判定的影响

5.4 讨论

6 总讨论

6.1 群际威胁对弱势群体自我评价的影响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展开▼

摘要

人类居住在一个多维度的环境中,我们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社会进行分类,如多民族、多国家、多种族、多性别、多社会阶层等。人们将拥有共同归属感、相同的同一性感受的一群人称为内群体,其余则称为外群体。归属于某一群体会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获益,个体也在群体中与他人进行比较获得自我存在的价值。在群际竞争过程中,当内群体的存在、发展和目标受到外群体的影响时,群际威胁就产生了。这种群际威胁是群体成员主观感知到的冲突,不管这种威胁是否真实存在,感知到的威胁已经引起了真实的后果。个体具有自我增强的动机,为保护自己的积极形象,往往会对内群体持积极态度,对外群体持厌恶憎恨的态度,即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厌恶,对外群和内群产生认知偏差。但弱势群体成员对内群体的评价往往不像高地位群体成员对内群体的评价那么积极,对他们常常对内群体抱有矛盾和冲突的态度,对外群体反而有着较积极的态度,已有大量研究者质疑,在对社会比较判断偏差进行解释时,是否过于将自我增强的动机作为原因来解释。依据外群体比较模型和群体评价外溢模型,自我评价与外群体评价呈正相关关系,自我评价作为群体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群际威胁会导致个体对内群体产生消极的评价,那么当弱势群体感知到来自外群体的威胁时,个体对自我的评价又是什么状态?社会地位的不同直接影响个体的自我评价,经济水平作为社会分类的主要标准,低经济地位群体成员权力、资源等方面的缺乏而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属于弱势群体,同时由于经济地位分类的边界可渗透性,低经济地位群体成员会表现出强烈的脱离内群体进入高经济地位群体的动机,那么低经济地位群体成员在感知到威胁后对自身的评价会表现出何种特征?本研究以群际威胁作为切入点,以低经济地位群体的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设计三个研究探讨群际威胁情境下弱势群体的自我评价研究,通过内隐和外显的途径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研究中筛选出低经济地位群体大学生作为被试,编制了高低经济地位大学生在就业时因资源、权力等的差距而对就业产生影响的威胁材料。实验一通过情景投射测验,要求被试站在低经济地位大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其可能表现,结果发现,在感知到群际威胁之后,低经济地位大学生会投入相当的精力准备竞争,但对结果的预期显著降低,核心自我评价也显著低于控制组。实验二通过外显的直接测量的方式,研究群际威胁情境下弱势群体成员对自我的外显评价,结果发现当被试感知到威胁之后,对自我的评价显著高于控制组,而且在此过程中成就动机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实验三采用情绪启动任务的内隐任务判断对低经济地位群体成员的感知到威胁后自动激活的态度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威胁组的反应速度显著低于控制组;自我启动状态下对消极词的反应速度慢于对积极词的反应速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1)群际威胁情境下,低经济地位群体仍会投入精力参与竞争,但对竞争结果的预期降低,自我评价降低。(2)群际威胁影响低经济地位群体的自我评价。在群际威胁情境下,低经济地位群体成员对自我的评价内隐层面上呈现消极评价,外显层面上呈现积极评价。(3)群际威胁激发了低经济地位群体成员的成就动机,对自我评价积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