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温度知觉与信任的双向效应:基于具身认知观
【6h】

温度知觉与信任的双向效应:基于具身认知观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温度-社会情感隐喻

1.1.1 概念及其实证研究

1.1.2 三种理论模型:PSS,CMT与SSM

1.2 信任

1.2.1 中国文化中的“信”

1.2.2 英文中的“trust”与‘'trustworthiness”

1.2.3 研究范式

1.2.4 本研究的信任及其操作定义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1 温度知觉是否影响信任?

1.3.2 信任是否影响温度知觉?

1.4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2 实验1:温度知觉对“信任别人(trust)”的影响

2.1 目的

2.2 方法

2.2.1 被试

2.2.2 材料

2.2.3 程序

2.3 结果

2.4 讨论

3 实验2a:温度知觉对“(值得)别人信任(trustworthiness)”的影响

3.1 目的

3.2 方法

3.2.1 被试

3.2.2 材料

3.2.3 程序

3.3 结果

4 实验2b:温度知觉对“(值得)别人信任(trustworthiness)”的影响再考察

4.1 目的

4.2 方法

4.2.1 被试

4.2.2 材料

4.2.3 程序

4.3 结果

4.4 讨论

5 实验3:信任对温度知觉的影响

5.1 目的

5.2 方法

5.2.1 被试

5.2.2 温度知觉指标和实验材料

5.2.3 程序

5.3 结果

5.4 讨论

5.4.1 信任影响人们对室温值的估计

5.4.2 信任影响人们对室温舒适度的估计

6 总讨论

6.1 温度知觉影响信任

6.2 信任影响温度知觉

6.3 温度知觉与信任之间的双向效应

7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录用论文

展开▼

摘要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安。信任渗透于一切社会活动中,是社会中最重要的整合力量之一。吴继霞和黄希庭对中国人的诚信结构进行本土化探索发现,信任作为诚信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一个具有多维结构的概念,即不仅包括“信任别人”,也包括“(值得)别人信任”。什么因素影响信任,Kang等人发现,温度知觉影响人们对他人的信任,具身认知理论特别是基于具身认知视角的概念隐喻理论能对此予以解释。但信任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中国文化强调个人实践诚信赢得信任,却并不鼓励信任他人,并且由于受儒家文化“差序格局”思想影响,人们往往对熟悉的人过分信任,“任人唯亲”,而对“一般人”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同时,尽管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感知体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涉及具体体验的隐喻映射效应具有文化特殊性。例如,英国人对时间的认知受到与空间距离有关的刺激的影响,而希腊人对时间的认知则受到与容量有关的刺激的干扰。因此,温度知觉影响“信任别人”这一发现是否具有文化普遍性尚有待验证。并且,Kang等人的研究未设置控制组,我们不知道寒冷、温暖知觉后人们信任行为的差异是源于寒冷知觉降低了人们对他人的信任,还是源于温暖知觉提高了人们对他人的信任,或是二者均成立。因此,实验1随机选取某高校大学生115名,随机分为三组(寒冷、温暖以及控制组),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考察温度知觉对信任(他人)的影响。此外,目前未见研究探讨温度知觉对“(值得)别人信任”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即实验2a和实验2b对此进行考察。实验2b的实验目的和实验程序与实验2a相同,但采用了更具有生态效度的实验材料。另外,经典的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CMT)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人们利用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架构”陌生的、抽象的概念,隐喻映射是从具体领域到抽象领域,具有单向性。但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温度·社会情感隐喻存在双向效应。对此,Lee和Schwarz指出神经共激活可能是隐喻双向效应的潜在机制,但缺少实证依据。由于Kang等人发现,温度知觉影响信任行为,而脑岛是共享的神经基质。基于此,实验3探讨“生活因信任而温暖”、“被信任的人背叛令人心寒”这种语言表达的心理现实性,即信任与温度知觉间是否存在从抽象到具体的反向效应,旨在为神经共激活是否是双向效应的潜在机制提供行为层面的证据。同时,根据已有关于温度-社会情感隐喻的作用机制和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物理温度与社会情感体验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因此,实验3设置寒冷、温暖两种室温条件,以便考察信任对温度知觉的影响是否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不同。总之,本研究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考察温度知觉与信任之间的双向效应。
  实验1结果显示,在“信任别人”上,冷处理组显著低于暖处理组和控制组,暖处理组和控制组无显著差异。实验2a,2b结果显示,在“(值得)别人信任”上,冷处理组和暖处理组无显著差异。实验3结果显示,在对室温的估计上,信任反馈组高于不信任反馈组,实验组与控制组无显著差异;在对室温舒适度的估计上,信任反馈组高于不信任反馈组,并且温暖室温条件下信任反馈组高于控制组,寒冷室温条件下不信任反馈组低于控制组。总之,本研究表明,(1)温度知觉影响信任的“信任别人”成分,但寒冷知觉显著降低人们对他人的信任,温暖知觉所起的作用不显著;(2)温度知觉不影响信任的“(值得)别人信任”成分;(3)信任能够影响被试的温度知觉,“生活因信任而温暖”、“被信任的人背叛令人心寒”这种语言表达具有心理现实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