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石柱模式”研究
【6h】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石柱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本课题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课题的研究综述

1、科学发展观的研究综述

2、校地合作的研究综述

(三)本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本选题的理论意义

2、本选题的实践价值

(四)本选题的创新性和研究特色

1、本选题的创新性

2、本选题的研究特色

二、科学发展观与校地合作的时代图景

(一)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社会发展

1、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

2、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成果

3、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时代

(二)产学研与地域发展下的校地合作新动向

1、高校科研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策源地

2、产学研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架构

3、当前校地合作的新模式

(三)石柱模式的理论背景和实践成果

1、“石柱模式”作为校地合作的典型成果

2、“石柱模式”的形成、发展:从实践到理论

3、“石柱模式”科学内涵:核心是发展、科学是关键

三、科学发展观与校地合作的创新关系

(一)科学发展观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纲领

1、科学发展观理论之科学性

2、科学发展观实践之科学性

3、科学发展观方法论的科学性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校地合作创新

1、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校地合作理论创新

2、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校地合作实践创新

四、“石柱模式”的实践创新价值

(一)“石柱模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创新

1、“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石柱模式”的价值创新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与“石柱模式”的模式创新

(二)“石柱模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创新

1、“石柱模式”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石柱模式”促进高校科学研究模式创新

3、“石柱模式”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模式创新

(三)“石柱模式”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现实创新

1、“石柱模式”推动了科技扶贫的发展新模式

2、“石柱模式”推动了地方经济与高校教育的双向互动

3、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石柱模式”的现实意义

结语: “石柱模式”为科学发展观注入实践活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及参与课题情况

展开▼

摘要

扶贫工作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十二五期间,全国还有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打好扶贫攻坚战,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的重大举措。“石柱模式”是中国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典范之一,教育部、农业部、重庆市委、市政府等有关领导曾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并在相关会议上加以表彰,社会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石柱模式”已经成为中国扶贫开发、科技帮扶、校地合作等领域的代名词或同义语。“石柱模式”的诞生和发展,始终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与科学发展观下有着密切的关联,它既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产物,又是回应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结果。
  本文是西南大学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校县合作的资助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本课题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是介绍课题的由来;二是文献综述;三是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四是选题的新意预测。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科学发展观和校地合作的时代图景。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成果,与中国现时代的结合,与生态文明的结合。产学研与地域发展下的校地合作新动向,“石柱模式”的形成背景、理论成果和科学价值。依据主要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论证。
  第三部分,着重介绍科学发展观与校地合作的创新关系。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论创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校地合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第四部分,着重介绍“石柱模式”的实践创新价值。“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石柱模式”的价值创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与“石柱模式”的模式创新;“石柱模式”促进高校科学研究模式创新;“石柱模式”推动了科技扶贫的发展新模式;“石柱模式”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模式创新等现实价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