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晋冀豫交界处食管癌死亡率同心圆分布阶梯状减低区食管癌患者p16基因甲基化比较研究
【6h】

晋冀豫交界处食管癌死亡率同心圆分布阶梯状减低区食管癌患者p16基因甲基化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主要仪器

2.3 主要试剂

2.4 实验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p16基因甲基化与食管癌相关研究进展

致谢

附录一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附录二 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用p16基因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MSP)研究我国太行山南段大断裂晋冀豫交界处食管癌死亡率不规则同心圆分布阶梯状减低区五县(林州市、安阳县、浚县、滑县、范县)食管癌患者p16基因甲基化的情况,比较分析五县患者中p16基因甲基化的差异,了解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角色。同时在环境因素与遗传基因改变方面为验证食管癌的“氮循环-N-亚硝基化合物及其前体物环境综合病因假说”提供一些依据。
  方法:
  采用MSP方法分别检测五县食管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切缘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分析p16基因甲基化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比较五县相同组织及不同组织之间甲基化阳性率的差异。
  结果:
  五县(林州市、安阳县、浚县、滑县、范县)各40例食管癌癌组织的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60%(24/40)、62.5%(25/40)、52.5%(21/40)、45%(18/40)、45%(18/40);癌旁组织的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45%(18/40)、42.5%(17/40)、32.5%(13/40)、22.5%(9/40)、25%(10/40);切缘组织的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2.5%(9/40)、22.5%(9/40)、12.5%(5/40)、10%(4/40)、2.5%(1/40)。各个县的组内比较,癌组织与切缘组织之间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与癌旁之间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各个县的组间比较,切缘组织之间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各个县的组间比较,癌组织之间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之间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比较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五县p16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45%,45%,52.5%,62.5%,60%,说明p16基因甲基化是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频率较高的分子事件。
  2.但是,即使在食管癌死亡率最高发县患者的食管癌癌组织,p16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也只有60%,说明p16基因甲基化并非食管癌发生的必经事件。
  3.五县食管癌患者的癌旁组织、切缘组织均存在一定比例的p16基因甲基化,提示p16基因甲基化可能是食管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4.在五县之间切缘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p16基因甲基化,其程度均随着食管癌死亡率的增高逐步增高分别为2.5%~22.5%;22.5%~45%;45%~62.5%。不仅如此,五县之内随着切缘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的顺序,p16基因甲基化率同样逐步增高,这两点显示了癌变甲基化过程伴有数量的积累过程。
  5.五县患者癌组织之间、癌旁组织之间、各个县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仅仅2cm,根据癌的多点来源学说,癌旁组织可能已经接近癌变,因此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p16基因甲基化可能是食管癌的一个分子生物学特征。
  6.但是五县每个县患者癌组织与切缘组织之间及总体癌组织与切缘组织之间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极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切缘至少距离癌组织5cm以上,有的可达到7-8cm,几乎接近于正常组织;每个县的癌与切缘之间甲基化阳性率差别等于或小于0.001,五个县的甲基化阳性率差别也小于0.01,表明切缘组织几乎接近正常组织。也因此当受到环境致癌剂的作用时,会出现p16基因的甲基化。
  7.需要特别注意的结果是,五县患者切缘组织之间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五县环境中可能存在相似的环境致癌因素及阶梯状增高的可能,在相应的五个县,接近正常组织的切缘组织,甲基化阳性率也呈现为阶梯状增高,与项目组的在现场饮用水中两类前体物检测的实验结果相吻合,解释了食管癌死亡率同心圆分布阶梯状变化环境致癌的物质基础。
  8.肿瘤发生部位中食管胸上段癌的p16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最高,在安阳县的标本中达到100%(7/7),在五县合计200例标本中达到76%(23/30),提示导致胸上段癌的致癌剂,可能不同于胸中段和胸下段的致癌剂,符合氮循环假说关于40种左右N-亚硝基化合物仅仅引起三个部位、四种类型食管癌的推论,推断食管一定部位的癌与食管一定病理类型的癌可能由一定种类的N-亚硝基化合物引起,为现场两类前体物的寻找提供线索。
  9.p16基因甲基化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吸烟饮酒史、家族史均无明显相关性。
  10.本项目是国家863计划《食管癌氮循环假说及检验》编号为“2009AA022421”项目的子课题。总课题经过多年对全国南北高发区之间、高低发区之间、特别是本项目《晋冀豫交界处食管癌死亡率同心圆分布阶梯状减低区食管癌患者p16基因甲基化比较研究》,总共400余例食管癌都做了p16基因甲基化,发现
  (1)各地患者癌组织之间p16基因甲基化均无统计学差异,结合国内外报告食管癌p16基因甲基化率50%左右,表明p16基因甲基化可能是食管癌组织的一个分子生物学特征;
  (2)本实验患者标本切缘组织之间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以往文献包括我们总课题组从未报道过的。
  综上提示五县环境中可能存在相似的环境致癌因素及阶梯状增高的可能,与项目组现场饮用水中两类前体物检测实验结果相吻合,为氮循环假说对食管癌死亡率同心圆分布阶梯状变化的解释找到了环境致癌的物质基础和分子生物学线索。从而为徐致祥等提出的“氮循环-N-亚硝基化合物及其前体物环境综合病因假说”在环境与基因遗传学改变方面的验证积累了客观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