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秦巴山脉重庆片区旅游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
【6h】

秦巴山脉重庆片区旅游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秦巴山脉重庆片区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指标释义

3.3 研究方法

第4章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 数据来源

4.2 数据处理

第5章 秦巴山脉重庆片区旅游竞争力评价

5.1 旅游竞争力的时间差异

5.2 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差异

5.3 旅游竞争力的内部结构差异

第6章 秦巴山脉重庆片区旅游竞争力提升对策

6.1 多措并举,促使区域旅游竞争力快速提升

6.2 持续推进,实现区域旅游竞争力稳步增长

6.3 扬长补短,确保区域旅游竞争力同步提升

6.4 强力营销,提高旅游竞争潜力的转化率

6.5 完善旅游公用设施,夯实区域旅游发展基础

6.6 重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旅游竞争潜力

6.7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增强区域旅游竞争的软实力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研究结论

7.2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著)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进入21世纪后,旅游业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更多的地方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旅游投入不断增加,旅游产品愈加丰富,区域旅游竞争也越发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提升旅游竞争力,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秦巴山区不仅是我国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中央水源地和中央绿肺,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西北、西南、华中、华北的核心交汇区,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协同发展的枢纽地区和扶贫攻坚的关键区域。秦巴山区旅游资源富集,在2012年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联合编制的《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中提出,以旅游业为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区域绿色循环发展和脱贫致富。秦巴山脉重庆片区包括城口、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等5个县域,位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内,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区域旅游资源异常丰富,生态环境优异,但受制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导向等因素,旅游业发展相对缓慢,旅游竞争力不强,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完全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旅游扶贫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因此,对秦巴山脉重庆片区旅游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对策,对于该区域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在充分借鉴学术界关于区域旅游竞争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秦巴山脉重庆片区旅游发展的实际,建立该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层次分析等方法对评价指标赋权,运用极大值法对评价指标无量纲化,运用加权求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评价该区域的旅游竞争力;基于评价结果提出该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的对策。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秦巴山脉重庆片区在研究期内旅游竞争力年均增幅超过9%,总体保持较快上升态势,但增长的稳定性较差。
  (2)奉节县、巫溪县在秦巴山脉重庆片区内的旅游竞争力最强,巫山县位居中游,云阳县、城口县的旅游竞争力最弱。
  (3)秦巴山脉重庆片区各县旅游竞争力与旅游竞争实力高度吻合,与旅游竞争潜力、旅游环境支持力则存在差异。
  (4)对秦巴山脉重庆片区旅游竞争力贡献最大的准则层指标是旅游竞争实力,贡献最小的是旅游竞争潜力;旅游竞争实力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秦巴山脉重庆片区旅游竞争力贡献最大的细分层指标是旅游经济发展实力、旅游产业发展实力和经济环境,贡献最小的是基础设施环境、市场营销能力和文化环境;旅游经济发展实力、市场营销能力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人力资源条件、文化环境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对秦巴山脉重庆片区旅游竞争力贡献率最大的指标层指标是旅游娱乐企业数量、旅游直接收入、游客接待量、游客人均停留天数等,贡献最小的是港口码头数量、社会治安满意度、学校数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游客接待量的年增长率、旅游直接收入的年增长率、旅游直接收入、游客接待量等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5)基于秦巴山脉重庆片区旅游竞争力的评价结果,应多措并举,促使区域旅游竞争力快速提升;持续推进,实现区域旅游竞争力稳步增长;扬长补短,确保区域旅游竞争力同步提升;强力营销,提高旅游竞争潜力的转化率;完善旅游公用设施,夯实区域旅游发展基础;重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旅游竞争潜力;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增强区域旅游竞争的软实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