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群体地位预测群际威胁感:自尊的中介作用
【6h】

群体地位预测群际威胁感:自尊的中介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文献综述

1.1 群际威胁

1.2群体地位

1.3个体自尊

2问题提出和研究构想

2.1问题提出

2.2研究构想

3研究一 自尊在群体地位与现实威胁之间的作用

3.1研究方法

3.2研究结果

3.3讨论

4研究二自尊在群体地位与象征威胁之间的作用

4.1研究方法

4.2 研究结果

4.3 讨论

5实验三自尊在群体地位与社会认同威胁之间的作用

5.1实验方法

5.2实验结果

5.3讨论

6总讨论

7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现实威胁量表(农村版)

附录2 象征威胁量表(农村版)

附录3 自尊量表

附录4 现实威胁量表(城市版)

附录5 象征威胁量表(城市版)

附录6 社会经济地位调查表

附录七感知风格测试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展开▼

摘要

人生活在一个以多维度划分个体类别的环境中,通过不同的标准对社会上的个体进行分类。人们通常把和自己拥有共同归属感、相同同一性感受的一群人称为内群体,而外群体则是由其余成员组成的群体。在群际竞争当中,当外群体对内群体的存在、发展以及目标产生消极影响时,群际威胁就会产生。一般来讲,群际威胁分为现实威胁、象征威胁以及社会认同威胁。
  高地位群体成员群际威胁感知与低地位群体成员存在差异。相对于高地位群体成员,通常研究者认为,低地位群体的成员在受到威胁时会有更高的群际威胁感知。但是,又有大量研究表明,高地位群体成员在某些条件下反而比低地位群体成员感受到的群际威胁更高。造成这种矛盾结果的原因有很多,有大量研究结果将其归因于群体边界的可渗透性。由于群体性质以及历史演变等因素的差异,群体边界分为可渗透和不可渗透(例如男和女,城市和农村)。当高低地位群体的边界可渗透时,高地位群体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维持现有的状态,因此高地位群体成员防止资源流失的动机要更强烈,在面临威胁时,高地位群体成员为了维护自己的有利位置会阻止来自低地位群体成员的挑战,从而导致高地位群体成员更容易感知到威胁。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自尊可能是造成这种矛盾结果的另一个原因。当个体意识到自己所属群体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就会影响到个体的集体自尊;和低地位群体成员相比,高地位群体成员的个体自尊水平更高,从而更加害怕失败,这可能是群际威胁与群体地位复杂关系的可能变量。
  本文通过三个研究来探讨群体地位对群际威胁感的预测作用,以及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室实验两种手段来研究自尊在高低地位群体和群际威胁三个维度之间(现实威胁、象征威胁、社会认同威胁)的中介作用。研究1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选取西南大学本科生为被试,通过自尊量表、现实威胁量表和社会经济地位调查问卷,来探讨群体地位与现实威胁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低地位大学生的现实威胁感知要显著低于高地位大学生的现实威胁感知。而且在现实威胁的过程当中,个体自尊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2同样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选取西南大学本科生为被试,采用自尊量表、象征威胁量表和社会经济地位调查问卷,来探讨群体地位与象征威胁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低地位大学生的象征威胁感知要低于高地位大学生的象征威胁感知,且自尊在其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研究3通过实验,来探讨群体地位和社会认同威胁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可能起的作用。选取西南大学本科生为被试,自变量为群体地位,因变量为社会认同威胁,用心率来表征被试的社会认同威胁感,中介变量为个体自尊。结果发现,在群体地位受到挑战可能发生转变时,高地位组的心率变化幅度显著高于低地位组的心率变化幅度,表明高地位组的群际威胁感知要显著高于低地位组,且自尊在社会认同威胁的过程中同样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1)地位可转变时,不论在现实威胁,象征威胁还是社会认同威胁的情境下,高地位群体成员比低地位群体感知到更高的群际威胁感;(2)在群际威胁的过程中,个体自尊起部分中介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