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VF联合小剂量CsA对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6h】

CVF联合小剂量CsA对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一览表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大鼠同种异体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CVF联合CsA对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实验性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照片1

照片2

致谢

文献综述一 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模型

文献综述二 心脏移植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和背景 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唯一手段,随着对移植排斥理论的深入认识和外科技术的进步,心脏移植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制约了心脏移植的治疗效果,由此导致的移植物慢性失功是移植器官面临的主要威胁,虽然临床上使用免疫抑制剂药物使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的一年存活率及五年存活率大幅度提高,但也有治疗费用昂贵和毒副作用大等缺点,而且不能完全有效抑制排斥反应的发生,因而找到一条更经济安全的治疗策略有重要意义。传统移植免疫理论认为同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主要机制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针对同种异型抗原(MHC等)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但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对天然免疫影响和调节特异性免疫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资料研究表明,补体系统也参与了同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过程<'[2、3、4、5]>。进一步明确其作用和机制不仅对扩展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免疫学机制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可为探索发展新的抑制移植排斥反应的手段和药物奠定基础。 方法 本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1.应用改良Ono术式建立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动物模型。 2.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血清补体活性,观察各组供心存活时间的差异,常规HE染色判定供心排斥反应病理分级,免疫组化分析CD4<'+>、CD8<'+>T细胞浸润情况。 3.运用RT-PCR检测供心IL-2、IL-10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 结果 (1)成功建立了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动物模型。 (2)小剂量定时注射CVF可以有效抑制补体活性,而CsA对补体活性无影响。 (3)各实验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其中联合组供心存活时间最长,超过了单用CVF组及全量CsA组(p<0.01)。 (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实验组的CD4<'+>、CD8<'+>T细胞浸润较对照组轻。 (5)RT-PCR证实CvF组与对照组IL-2、IL-10 mRN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与半量CsA、全量CsA组IL-2、IL-10 mRNA含量也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本研究将CVF联合CsA应用于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模型,检测血清补体活性的变化,并观察移植心的存活情况和病理变化,在先前实验证明CVF对急性排斥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的研究上初步探讨CVF是否在抑制急性排斥反应上与CsA有协同作用,得到如下结论: 1.改良Ono术式建立的Wistat大鼠至SD大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稳定可靠,是研究同种心脏移植的理想动物模型; 2.CVF联合小剂量CsA可以有效抑制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效果优于单用CsA; 3.联用组移植排斥反应显著减轻,排斥时间延后,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证实联用组CD4<'+>T、CD8<'+>T细胞浸润减少,RT-PCR检测发现CVF对IL-2、IL-10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说明CVF并不是通过抑制IL-2等细胞因子生成而产生抗排斥反应的协同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