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渝中区以社区为基础的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研究
【6h】

重庆市渝中区以社区为基础的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调查方法、样本量和抽样方法

三、干预方法及内容

四、干预效果评价

五、资料整理分析

六、伦理学问题

七、质量控制

八、研究步骤

结 果

一、定量调查

二、定性调查

讨 论

一、调查结果

二、干预策略和方法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对策和建议

致 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流动人口及其社区艾滋病干预现状研究概述

附件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在渝中区进行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社区可利用的资源和流动人口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态度、需求,探索进行社区流动人群艾滋病宣传干预的方法,为其它地区进行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方法:本课题为应用性研究。于2006年采取分层随机结合方便样本的方法,在渝中区抽取10个社区作为干预社区,发动社区工作人员对其辖区的流动人口实施为期1年的艾滋病干预,进行干预前后自身对照,评价干预效果。干预形式包括发放宣传资料、开设宣传专栏、摆放流动展板、播放录象、专题讲座和现场咨询、开展同伴教育和进行知识竞赛等。 通过问卷调查、个人深入访谈、小组访谈,在干预前后收集社区流动人群对艾滋病知识、信念、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资料,以及在社区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的可行性、可利用的资源、困难和问题等。 结果:干预后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从干预前的13.69%上升到25.41%。但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仍较低。对HIV感染者/病人明确持不歧视态度的比例没有明显改变。流动人口与固定性伴、小姐和临时性伴最近一次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比例分别上升了18.8%、17.8%和29.7%,最近一年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减少了26.4%、38.8%、33.2%,干预前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出现性病相关症状的人明显减少,但采取到综合医院和性病专科门诊就诊的正确求医行为的比例并没有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做过免费艾滋病病毒检测的比例上升了17.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宣传干预流动人口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增多。 结论:1、以社区为基础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充分利用了社区资源,适合流动人口的特点和需求,使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发生明显改变,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2、渝中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性态度趋向开放,存在商业性行为、临时性伴等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正确的性病求医意识差。应尽快在该人群中加强艾滋病宣传干预。3、政府应在经费和政策方面加大对社区流动人口艾滋病宣传干预工作的支持,以保证该项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