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兔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6h】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兔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一览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及仪器

二、实验动物及其分组

三、方法

结果

一、BMSCs形态学观察

二、一般情况

三、X线及大体观察

四、荧光显微镜观察

五、组织学观察

六、SRY基因的PCR检测

七、实时荧光定量PCR

八、定量分析结果

九、原位杂交

讨论

结论

致谢

照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股骨头坏死造模方式的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二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进展

硕士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兔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中供体细胞在宿主体内的存活、分布及转归情况。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行BMSCs分离培养并传代,取第3代细胞行1,1'-双十八烷-3,3,3',3'-四甲基吲哚羰花青-高氯酸盐(1,1'-dioctadecyl-3,3,3',3'-tetramethylindocarbocyanine perchlorate,DiI)荧光标记。通过股骨头内局部注射液氮制作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将48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A组16只为单纯造模组,B组造模后注射自体DiI荧光标记BMSCs悬液,C组造模后注射雄兔异体DiI荧光标记BMSCs。术后2、4、6、8周各组分别处死4只动物,行双侧股骨头X线观察,取股骨头标本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测定新生骨小梁在股骨头所占的体积百分比。取心脏、肺、肝、脾、肾组织及股骨头标本组织,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织中DiI荧光细胞的表达,采用PCR检测各组织中SRY基因的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PCR监测供体细胞在体内的数量变化。运用原位杂交技术对股骨头标本内的SRY基因进行检测。
   结果:
   1.经DiI荧光染剂标记后细胞形状及生长曲线与未标记细胞基本一致。
   2.A组动物在术后3d时,股骨头出现坏死;4w时出现修复反应,X线可见囊性变;6w时软骨下骨硬化,出现新月征。
   3.各时间点B、C组新生骨小梁占股骨头体积百分比均高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术后各时间点B、C组心脏、肺、肝、脾、肾组织均未见DiI荧光标记细胞。PCR结果显示,C组各时间点心脏、肺、肝、脾、肾组织中均未检测到SRY基因;C组各时间点股骨头标本上可见SRY基因的表达,且随时间逐渐减少,A、B组未见。
   5.C组原位杂交显示DAB染色阳性细胞在植入区存活,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靠近股骨颈区域的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坏死骨表面,股骨头软骨下区域阳性细胞主要集中于新骨骨陷凹内。
   结论:
   1.液氮局部注射成功制作出兔股骨头坏死模型,并可有效控制股骨头坏死的位置及大小,为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2.在无免疫抑制的情况下,同种异体BMSCs和自体BMSCs移植对实验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效果相似,均成功修复股骨头坏死,两者在病理学上无明显差异。
   3.移植后同种异体BMSCs可在股骨头局部存活,但数量逐渐减少,但局部并无排异反应,且不在体内再分布。
   4.移植后的同种异体BMSCs转化成成骨细胞,促进成骨,且膜下成骨与软骨内成骨两种方式并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