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热河日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6h】

《热河日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论

第一章形象塑造的背景及其塑造者

第一节时代背景——18世纪的李朝社会

第二节思想背景——北学中国的实学思潮

第三节燕岩朴趾源

第二章“自我”与“他者”的共塑

第一节朝鲜人矛盾的大清形象

第二节传统大国的文化形象

第三节自我镜像中的朝鲜形象

第三章《热河日记》中的地理形象

第一节山野、河川之形胜

第二节关梁、边防之雄奇

第三节城郭、宫阙之富丽

第四章《热河日记》中的中国人形象

第一节商人形象

第二节文人形象

第三节宗教人物形象

第四节女性形象

第五章《热河日记》对中国的误读及其文化价值

第一节审势中的误读

第二节对宗教的误读

第三节《热河日记》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展开▼

摘要

《热河日记》是18世纪后半叶朝鲜学者朴趾源随其堂兄率领的赴清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诞的使节团来到中国,回国之后创作的日记体纪行文.这部被称之为实学全书的作品,不仅是关于18世纪中国情况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更是中朝文化交流的结晶,在朝鲜文学史、实学思想史及中朝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论文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切入,对《热河日记》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具体而细致的分析,试图勾勒出这部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并阐明其与当时朝鲜人对中国的社会集体想象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国作为形象学意义上的异国,在这部作品中显得尤为丰满.在燕岩的笔下,18世纪末期的中国具有强烈的理想化色彩和乌托邦意味,作者以此来质疑当时朝鲜的统治秩序,并且为构建一种新的秩序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诸多设想.他在羡慕中国制度先进、物产丰饶、城池众多、道路通达、商业繁荣的同时,也体验到自身的缺憾、压抑和不满,并表达了自己的欲望和想象.《热河日记》对于18世纪中国形象的表述,并不是简单地追寻一个文化事实,而是尽可能地发掘其可利用的价值,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燕岩正是通过这种游记的形式,描摹出一幅鲜活、生动的18世纪中国的全景图式的画卷,不仅折射出朝鲜对于满洲人统治下的大清的社会集体想象,而且创造出了不少新的形象. 本论文从当时的历史现实出发,着眼于文本外部研究,在对作者燕岩生存的时代背景、思想背景及其生平、经历、思想及文学创作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朝鲜人矛盾的大清形象和传统大国的文化形象这两个不同的视角,观照《热河日记》 中

著录项

  • 作者

    马靖妮;

  •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 学科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李岩;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散文、杂著 ;
  • 关键词

    热河日记; 中国形象; 清朝;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