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符号意义解读
【6h】

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符号意义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附图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二、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路径和方法

三、国内外有关坡芽歌书相关研究的综述

四、研究样本和田野调研

第一章坡芽歌书生成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第一节生态环境

一、富宁县自然概况

二、坡芽村简况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丰富的民歌文化

二、壮族图画表意的习俗

三、壮族万物有灵的观念

第二章坡芽歌书中1-15首歌符号意义解读:探情篇

第一节月亮、小撮石、男子、鸭头绿、鹧鸪、刚竹、慈竹、孤单人、开口

第二节枫叶、枫叶、油蚂蚱、荒园韭菜、流泪、石块

第三章坡芽歌书中16-69首歌符号意义解读:热恋篇

第一节盐加酱、打赌、白菜、三脚灶、一对情人、麻栗树叶、龙眼、山果、木船、棉篮、美目、跟哥走、流血的手、晕死的人、七日、衣角卷、野芋

第十六首盐加酱男唱

第十七首打赌女唱

第十八首白菜男唱

第十九首三脚灶女唱

第二十首一对情人男唱

第二十一首麻栗树叶女唱

第二十二首龙眼男唱

第二十三首山果女唱

第二十四首木船男唱

第二十五首棉篮女唱

第二十六首美目男唱

第二十七首跟哥走女唱

第二十八首流血的手男唱

第二十九首晕死的人女唱

第三十首三七日男唱

第三十一首衣角卷女唱

第三十二首野芋男唱

第二节双手扶紫梅、两棵紫梅、两支紫梅、抬腿去妹家、笼中鸭、梨树、两双筷子、孤灯、裙子、茅草、丝裤、火烧死、棉纱、草鱼、蜂窝、榕树根、黄瓜长崖头

第三十三首双手扶紫梅女唱

第三十四首两棵紫梅男唱

第三十五首两支紫梅女唱

第三十六首抬腿去妹家男唱

第三十七首笼中鸭女唱

第三十八首梨树男唱

第三十九首两双筷子女唱

第四十首孤灯男唱

第四十一首裙子女唱

第四十二首茅草男唱

第四十三首丝裤女唱

第四十四首火烧死男唱

第四十五首棉纱女唱

第四十六首草鱼男唱

第四十七首蜂窝女唱

第四十九首黄瓜长崖头

第三节簸中米、芭蕉、葡萄、弯刀、星星、网中鱼、锯子、女孩、坐靠椅、锄头、一付烛、书桌、同行、同桌吃饭、斧头、砍扁担、一间房、马缰绳、肠相结、搓绳

第五十首簸中米男唱

第六十三首同桌吃饭女唱

第六十四首斧头男唱

第六十六首一间房男唱

第七十首搓绳女唱

第四章坡芽歌书中70-81首歌符号意义解读:婚后篇

第一节火鸟、甘蔗、浮萍、下雪

第二节煮饭、扛斧、犁、三趟、田地、院中花、牵手、两棵笋

第五章 坡芽歌书演唱曲调探析

第一节 富宁县的演唱曲调

一、富宁县民歌简介

二、富宁县的民歌曲调的分布

第二节 坡芽村的演唱曲调

一、坡芽村村民经常使用的民歌曲调

二、村民演唱坡芽歌书时所用的曲调

第六章坡芽歌书文化价值评估

第一节坡芽歌书是中国南方古越人的文化传承物

一、南方铜鼓、岩画图案和坡芽歌书图案比较

二、坡芽歌书是中国南方古越人的文化传承物

第二节坡芽歌书符号是一种自源性图画文字

一、坡芽歌书是不是一种文字?

二、坡芽歌书是一种图画文字的根据

三、坡芽歌书是一种自源性图画文字

第三节坡芽歌书图案与歌曲的关系

一、从整体看81个符号与81首歌曲的关系

二、每一首单曲内容与符号的关系。

结语:关于坡芽歌书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思考

一、坡芽村的社会变迁

二、生存时空的变异正在慢慢消磨着坡芽村的传统文化

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坡芽歌书的保护原则

四、关于坡芽歌书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本人在博士生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丰富的少数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论文研究的样本坡芽歌书是文山壮族传统民歌的一种古老的传承形式,是壮族的重要文化遗产,2006年发现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的坡芽村。这里是一个壮族聚居的地方,素有“歌海”之称。文山的壮族人民伴歌而生,踏歌而逝,丰富的文化生态土壤孕育了丰富的民歌文化,坡芽歌书就是产生于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 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概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正文共六章: 第一章介绍坡芽歌书生成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综述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及坡芽村的自然地理概况,以及坡芽歌书生成的人文环境,指出正是壮乡丰富的民歌文化、壮族图画表意的习俗和万物有灵的观念,才有坡芽歌书的代代相传。 第二章至第四章为坡芽歌书中81首歌的符号意义解读。此三章是作者田野调查的系统总结,并加之文献考证和意义解读的拓展。该部分使用大量篇幅,从歌词大意、图案、符号本意、符号象征、阐释其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对坡芽歌书中81首歌的符号意义进行了全面解读,说明这部歌书采用月、星、树、稻叶、犁、斧、禽、马、人、衣、手、口、房屋、鸟笼等81个象征符号,来表示一对壮族青年男女通过探情、热恋、最后共同生活、相伴到老的爱情对唱山歌,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图载歌书。 第五章为坡芽歌书演唱曲调探析。本章对富宁县的民歌曲调、坡芽村村民经常使用的四种民歌曲调分打劳(大河歌),分标乖(老表歌),分果麻(八角林歌),分呃哎(归朝歌)进行介绍,指出这就是坡芽村村民在演唱坡芽歌书时所使用的曲调。 第六章为坡芽歌书文化价值评估。本章通过南方铜鼓、岩画图案和坡芽歌书图案的比较,提出坡芽歌书是中国南方古越人的文化传承物的观点;关于坡芽歌书的符号,作者认为是一种自源性的图画文字;并且进一步论证了坡芽歌书图案与歌曲的关系。 在结语中作者汇总了有关坡芽村社会变迁与文化变迁的调查结果。指出坡芽歌书把壮族的民歌凝集成一个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颗闪亮明珠。 坡芽歌书内容丰富,目前已濒临消失境地,为抢救和保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提出了自己几点思考见解。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是: 1,研究内容的创新。坡芽歌书发现于2006年,目前除对其作翻译整理之外,还未见系统研究出书面世。发现地云南文山是壮族集居区,学术研究水平相对薄弱,本论文拾遗补阙,对坡芽歌书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整理,并在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2,首次对于坡芽歌书歌符号意义进行了深入解读,探讨其文化内涵,有开拓性。 3,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往有关壮族民歌的研究大都是共性研究和音乐文本研究,本课题运用了民族学的方法对坡芽歌书进行了个案解读,为民族学和音乐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材料与研究案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