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藏族护身符研究
【6h】

藏族护身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藏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缘由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缘由

二、护身符研究评述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本论文的预期

三、研究过程和方法

(一)研究过程

(二)方法的择取

第二章 藏族护身符与藏文化

第一节 藏族“松阔”与护身符的概念理清。

第二节 护身符与藏族的思维方式

第三节 护身符与北方游牧文化圈

第三章 藏族护身符的思想基础及历史渊源

第一节 护身符的思想基础

一、万物有灵

二、原理与表征

三、护身符产生的思想原理

第二节 护身符的历史渊源

一、原始宗教时期

二、苯教时期

三、佛教时期

第四章 藏族护身符的种类

第一节 骨器类。

一、善的象征

二、恶的象征。

第二节 宝石类

一、藏族石文化中的护身符

二、瑟

三、绿松石

第三节 金属类

一、铜镜

二、托架

第四节、 涂面文身

一、红色的涂面

二、黑色涂面

三、藏族涂面的色彩审美价值

第五节 符号化的护身符

第六节 夏郡

一、线(绳)一人和神的媒介

二、结一智慧和法力的凝聚

三、霞都的分类

四、霞都的功能

第七节 松阔

一、松阔的种类

二、松阔的功能

三、松阔的制作——仪式与程式

第五章 藏族护身符的文化特征与文化功能

第一节 藏族护身符的文化特征

一、宗教性

二、圣洁性

三、认定性

第一节 藏族护身符的文化功能

一、社会功能

二、宗教功能

第六章 藏族护身符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藏族护身符中的苯教思想

一、二元对立思想。

二、天、地、人三界观

第二节 护身符中的佛教思想。

一、“圆”、“轮回”与“空”境理念。

二、业力与解脱

三、众生平等。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护身符是藏族乃至世界比较普遍常见的宗教物之一,它产生于原始社会人类早期先民超自然意识产生的时期,是当时人类在理念世界里沟通人类和超自然的神性宇宙的宗教表达,也是原始人类产生善、恶二元的简单哲学思维最为具体的“表征物”,同时它也验证了马克斯·缪勒“人类的宗教通常具有统一出发点”的经典推理和这一事实。藏族护身符是自古繁衍生息在雪域高原的古代藏族早期先民的宗教杰作,也从另一方面以雄辩的物证证明了藏族族源来源于本土这一无法篡改的事实。藏族护身符是藏族先民从思想的混沌走向二元逻辑思维的宗教物化形态之一,也是他们在面对莫测的自然界时在内心实现顽强拼搏的自信人格过程的体现,彰显了古代藏族先民的强势人格。它集藏族人最初的宗教观念和审美冲动的价值取向于一体,在这种混合的理念中经历了藏族从远古到今天的艰难历程:从宗教上经历了原始宗教-苯教-佛教的更替,沉淀了这些不同时期宗教的思想因子;在生产工具上经历了藏族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信息时代的递进,汇集了石器、青铜、铁器及当代材质的诸多护身符。所以藏族护身符是藏族宗教思想、文化习俗形成,发展和变异的载体,也是藏族各个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证,是研究藏族古代社会的“活化石”。论文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藏学的理论基础辅助于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对护身符的宗教内涵、文化象征等进行了解析,提升了藏族护身符的文化内涵,从而把一个蕴涵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藏族护身符展现开来。
   本篇论文共有五个章节组成,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等。
   第二章藏族护身符概论。主要是对藏族护身符的概念以及汉语护身符与藏族松阔在内涵外延上的不对称性进行了理清;简要的论述了护身符与北方游牧文化圈以为后章探讨藏族护身符所包含的藏族与周边文明的交流作铺垫。
   第二章藏族护身符的思想基础及历史渊源。主要是对护身符的思想基础及原理如万物有灵、善/恶对立观,并运用弗雷泽的巫术原理对护身符的制作原理加以探讨。
   第三章藏族护身符的历史渊源。对护身符从藏族社会原始宗教-苯教-佛教的三个演变时期分别进行梳理和探讨。
   第四章藏族护身符的种类。这一章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以藏族地区常见的藏族护身符为参照进行分类,分为骨器、宝石、金属、涂面以及松阔等五大类,在其下又进行下一级分类,并对它们的文化内涵、宗教象征等进行了解析。
   第四章藏族护身符的文化功能。以宗教社会学和民俗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主要是对藏族护身符的文化特征及社会功能、宗教功能、文化功能等进行交代和分析。
   第六章藏族护身符的文化内涵。对藏族护身符中所蕴涵的宗教内涵,如其中的佛教内涵、苯教内涵等从藏文化和藏族人的思维方式出发进行解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