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舞谱到舞蹈--文化复兴中的文本、表演与身体记忆
【6h】

从舞谱到舞蹈--文化复兴中的文本、表演与身体记忆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讨论与回顾

(一)理论讨论

(二)理论回顾

三、路径与视角:文本·表演·身体记忆

(一)一个文本·三个层次

(二)表演·身体记忆

四、概念界定:乐舞

五、主要内容与篇章结构

第一章 走进历史田野

第一节 曲阜:徘徊在过去与现在之间

一、重回曲阜

二、祭祀空间的权利

第二节 祭孔乐舞的历史与情境

一、典籍中的祭孔大典及乐舞

二、仪式过程:秩序·等级

第二章 当舞谱成为文本:抢救·表演

第一节 “万变不离其宗”

一、舞谱:从明代到清代

二、舞谱·文本

第二节 “传习”与“记录”

一、传习所:其人·其事

二、1957年的人和事儿

第三节 “阅读”身体

第三章 在文本与表演之间

第一节 序曲:“翻译”文本

第二节 文本·纪录片·表演

一、是祭祀还是表演?

二、从仪式到展演

第三节 学祭孔乐舞

一、别样的“体验”

二、舞什么,蹈什么?

第四章 初识祭孔·亲历发明

第一节 尼山·传说·地方记忆

第二节 《杏坛圣梦》的演员们

一、剧场的空间

二、忙碌的一天

第三节 尼山祭孔:另一种文本的解读

一、如何发明传统?

二、多重的结构与能动性

三、解读尼山祭孔

第五章 公祭与“家祭”:“新”祭孔乐舞

第一节 公祭·“家祭”

一、“多变”的公祭

二、多样的“家祭”

第二节 公祭:当代人的文本

一、“新”祭孔乐舞

二、公祭2009

三、真假“三牲”·祭品

第三节 身·心·气:我们只剩下身体

结论:从舞谱到舞蹈

一、反思“活化石”:发明·延续

二、舞蹈作为文化的表征

三、我们要到哪里去?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藉由对山东曲阜祭孔大典在近代出现的3次复排过程的参与观察,通过对祭孔大典及其乐舞,这种以“歌、舞、乐”配合于“礼”的艺术形式的考察和分析,以文本为依托,结合对演员的表演和身体记忆的讨论,试图阐述复排过程背后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复兴、延续和发明。这3次复排过程包括:1957年纪录片《祭孔乐舞》的拍摄,20世纪80年代曲阜市剧团复排的祭孔乐舞,以及2004年公祭后“新”祭孔乐舞的出现。主要以历史人类学与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视角与方法来试图说明,从复排中舞谱到舞蹈的动态转化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既不是复古的乐舞表演,也不仅仅是祭孔大典的多种面孔,而是透过舞蹈文本看到的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个缩影。
   就祭孔乐舞的复排过程来看,本文较多地关注了人的实践行为,这包括了演员、编导以及工作人员的所思、所想与所作。之所以关注他们的言行,是想要从他们的“技”和“艺”的表象来揭示其背后的逻辑体系与文化理念。因此,本文指出,以艺术为研究对象的民族志个案更应该注重对研究者个人“体验”的书写,只有亲身参与艺术创作过程,才有可能真正明白艺术作品以及艺术行为背后的意义,并指出,艺术人类学在强调从艺术内部看待文化与社会视角的同时,还要注意艺术语言本身的书写。
   本文由导论、五章正文和结论组成。导论部分通过以往人类学对艺术(包括舞蹈)研究的梳理,结合田野调查,总结出自己的研究视角及具体方法。第一章描写了祭孔大典及其乐舞发生的空间和历史语境。通过典籍梳理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对祭孔大典发生的历史情境做了一番介绍后指出,从仪式空间来看,曲阜城、孔庙以及大成殿建筑均是对孔子象征地位的确认,祭孔乐舞的历史勾连起的是王朝间的等级制度;以舞谱与文本的关系为铺垫,第二章通过描述民国时期的“古乐传习所”与1957年拍摄纪录片的相关过程指出,“传习”和“记录”的并非只是祭孔乐舞的历史,我们在纪录片中看到的也并非只是乐舞生的表演,而是阶级与国家政治的表征以及所隐喻的国家身体的统一和协作;.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曲阜市剧团复排祭孔大典及其乐舞过程的描述,在第三章中力求说明,祭孔乐舞在这一过程中已然从仪式转向了表演。继而以自己学习祭孔乐舞的经历指出,祭孔乐舞的语言逻辑体现于“礼”的象征性表达中,由此强调了舞蹈田野调查中“体验”的重要性;通过自己亲身参与尼山祭孔的经历,第四章讲述了仪式被发明过程,并指出,尼山祭孔是辅以尼山情境中观众对尼山神圣性的想象而完成的,观众的认知在仪式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公祭和“家祭”已然是当代人借鉴传统符号的新发明,笔者在第五章中提出的“新”祭孔乐舞概念正是这一观念的延伸。公祭主题多变,完全是由当代人撰写和阅读的文本,而“家祭”之所以得到更多地认同,是因为“家祭”中的传统符号比公祭多而已。最后在自己的参与观察中说明了今天的演员在表演祭孔乐舞中身、心、气分离的现状。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三点:
   1.与其寻找舞蹈的“活化石”,不如寻找舞蹈背后的逻辑,舞蹈的可见的形式与不可见的逻辑共同构成艺术整体,形成自己的逻辑体系。舞谱的书写是将主观体验客观化,舞谱和舞蹈作为不同层面的文本,都是我们视觉上可以认知的。从舞谱到舞蹈,从文本到表演,是文化的意义不断被实践的过程,人作为文化传承的主体亦是文化的实践者,所谓的保护与延续,在今天看来,已经转身为一种创造性发明。
   2.祭孔乐舞是一个表征系统以隐喻整个国家,即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而演员的身体使文化得以视觉化,儒家思想得以实体化,从而使对文化的认知成为可能。强调舞蹈是一种文本,关注的不仅是舞者的表演还有舞者本身,也包括了通过“阅读”由舞蹈语言和舞蹈主体构成的整体的文化表达。
   3.祭孔乐舞的保护应该从外在形式开始,但更应该超越形式。我们需要保护的不仅仅是孔庙释奠礼的仪式,更是人们对儒家思想的认知。传统文化的载体不断在变,文化的表达方式也在变,而不变的似乎只剩下人们持续的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关键就在今天的人的实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