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以瓷娃娃关怀协会为主要案例
【6h】

当代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以瓷娃娃关怀协会为主要案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意义及研究方法

二、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三、文献回顾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论文架构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下的弱势群体

第一节 中外关于社会结构分层的主要理论

一、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加剧

二、有关社会分层的功能论和冲突论

三、国内学者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分层的论述

第二节 中国社会结构不合理将导致的客观后果

一、漠视中国社会结构不合理的普遍价值观

二、社会结构不合理的负面效应

三、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使社会公正性受到质疑

第三节 弱势群体的界定及特征

一、“弱势群体”概念的提出及界定

二、对“弱势群体”理解的误区

三、弱势群体的特征

第四节 弱势群体的分类及社会定位

一、弱势群体的分类

二、弱势群体的社会定位

第五节 弱势群体的话语权

一、政府部门与弱势群体沟通不畅的原因

二、新闻媒体的报道时有缺失

三、专家学者相关表达的局限性

四、非政府组织的无奈

第二章 成骨不全症患者---中国弱势群体的缩影

第一节 人类学视野下的成骨不全症患者群体

一、中国的成骨不全症患者群体

二、部分中国成骨不全症患者生活状况的数据和实例

第二节 罕见病及慢性病对人生进程的破坏及缓解因素

一、一个疑问——罕见病的社会属性

二、缓解罕见病、慢性病对人生进程破坏的各种因素

第三节 政府在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中的作用

一、弱势群体扩大趋势

二、政府在救助弱势群体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三、社会救助呼唤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第三章 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及相关基本理论

第一节 我国历史上民间社团之渊源及发展

一、民本思想、原始信仰及儒释道等构成民间社团的思想渊源

二、社祀、盟誓结拜等成为民间社团的组织渊源

三、近代化社会转型及明清社会组织形态的变迁

第二节 新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一、我国非政府组织兴起的国际背景

二、新中国建立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

三、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快速发展之原因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兴起的理论基础

一、经济学视角:政府失灵论、合约失灵论

二、政治学视角:第三方管理理论、依存理论

三、社会学视角:公民社会理论(Civil Society Theory)

四、发展人类学视角:参与式发展理论(Participant Development Theory)

第四节 非政府组织一般特性及基本分类

一、非政府组织的一般特性

二、非政府组织基本分类

第四章 草根非政府组织社会功能——以瓷娃娃关怀协会为例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的一般功能

一、扩大公共意识和理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致力参与公共服务,约束公共权力的使用,监督公共产品的质量安全

三、多渠道开发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提倡“参与式发展”、“造血式扶贫”,支持弱势和边缘群体

五、加强人际纽带,引导“社会适应”和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节 瓷娃娃关怀协会的组织结构及开展之项目

一、瓷娃娃关怀协会的建立及组织结构

二、瓷娃娃关怀协会针对成骨不全症群体开展的关怀服务工作(项目)

三、有关政策法律、公众宣教、调查研究及志愿者等工作

第三节 从瓷娃娃关怀协会看草根非政府组织在扶助弱势群体中的特点

一、更能深入基层,贴近下层民众,具有民间性的特点

二、在扶助中,可以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优势

三、能够施行个案扶助,以弥补政府在覆盖面及精神领域中救助之缺失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开辟救助新途径

五、相对而言,具有扶助专业化之优势

六、志愿性扶助行为,更有利于为弱势群体提供权益上的保护

第五章 草根非政府组织发挥功能时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思路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面临的外部制度困境

一、非政府级织与政府关系的四种模式

二、现行体制下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中的错位现象

三、政府立法不健全,非政府组织法律体系亟待完善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自身制约因素

一、发展经费不足,资源匮乏

二、人力资源水平偏低,能力不足

三、自身治理机制缺乏,出现公信力危机

第三节 从政府层面上创造促进草根非政府组织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完善管理体制,从控制型管理转向培育服务型管理

二、健全政策法规,进一步改善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

三、资源引导,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互动合作关系

四、美国税收政策的启示

第四节 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

一、拓宽非政府组织获取资金渠道,力保可持续性发展

二、提倡参与式发展,建立与政、企、扶助对象及志愿者的互动合作模式

三、提升专业化能力 广泛吸纳人才

四、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建立多元立体监管体系

第五节 构建志愿服务新机制,充分发挥公益活动生力军作用

一、我国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

二、志愿者管理体系亟待加强 专业化程度也需提高

三、他山之石:英国《框架协议》和志愿者“时间银行”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声明

展开▼

摘要

自20世纪90年末以来,关于非政府组织和弱势群体的问题,一直是相关学术界热门话题,出版了不少论著,网络上的点击率也日益增长。但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宏观上的论述,真正深入非政府组织,特别是草根非政府组织及其公益服务对象内部进行参与式调查的实证性成果并不多。而本文则以瓷娃娃关怀协会及成骨不全症患者(瓷娃娃)为主要案例,从人类学、社会学等角度,采取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以理想及实际文化模式为主线,运用社会结构分层、公民社会、参与式发展等相关理论,结合国情实例,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对草根非政府组织扶助弱势群体之功能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
  第一,将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放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分层加剧、弱势群体大量存在、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非政府组织不断涌现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并以瓷娃娃为例,描述了弱势群体的处境和需求。从而论述了目前中国的客观形势要求建立更多草根非政府组织,以激发集体智慧及社会力量,来扶助弱势群体,避免群体性过激行动的发生,以保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从历史学角度,追溯了我国古代民间社团产生和发展的思想、组织渊源,以及近代化社会转型时期,对明、清社会组织形态的影响;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特点及相关理论。
  第三,以瓷娃娃关怀协会实施的扶助成骨不全症患者群体之各项目为例,深入探讨了草根非政府组织在扶助弱势群体中的功能、优势和不足之处。
  第四,针对草根非政府组织发挥功能时面临的外部制度困境和自身制约因素,提出对策性建议:从政府层面上创造促进草根非政府组织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其中包括完善管理体制,从控制型管理转向培育服务型管理;健全政策法规,进一步改善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资源引导,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平等合作关系。并与美国税收政策作比较,论证了提升税收优惠政策,对慈善事业的重要性。对非政府组织而言,要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其中包括拓宽获取资金渠道,力保可持续发展,提倡参与式发展,建立与政府、企业、扶助对象及志愿者的互动合作模式;提升专业化能力,广泛吸纳人才;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建立多元立体监管体系;构建志愿服务新机制,发挥公益活动生力军作用。同时,以英国《框架协议》及“时间银行”等为例,提出要重视从小培养志愿风尚,强化鼓励褒奖制度,使公益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在结语中,还运用文化模式的整合理念,勾勒了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企业等共同整合各方资源,扶助弱势群体框架图,以期更好地发挥草根非政府组织的功能,使社会公益事业更健康、迅速地发展。
  论文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参与式调查,积累了大量有关瓷娃娃病友及瓷娃娃关怀协会的资料和数据。然后在对资料数据进行整理统计、综合分析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详细地描述了瓷娃娃的身体状况、经济收入、受教育、就业、家庭婚姻状况、心理状态及需求等。同时,利用亲身经历、个别访谈、平面及网上相关材料,对瓷娃娃关怀协会的组织结构、实施之各种项目及志愿者公益服务等进行梳理分析,从中全面展现了协会在扶助瓷娃娃等罕见病群体中的功能及他们自身的心路历程。
  第二,运用人类学参与式发展理论,绘制了“参与式发展主体之间关系模式图”,具体地展现了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企业、公益服务对象及志愿者之间“赋权”、“分权”的互动合作关系。同时还运用文化模式整合理念,绘制“理想文化模式下扶助弱势群体框架图”,以展示非政府组织、政府、社区、企业等各主体共同构筑扶助弱势群体的运作框架和社会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