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施韦泽的敬畏生命原则探究
【6h】

施韦泽的敬畏生命原则探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阿尔贝特·施韦泽被爱因斯坦誉为“我们这一世纪最伟大的人物”。然而,国内理论界对他的研究无论在广度和深度都与他的这种地位不相匹配。他们对施韦泽敬畏生命原则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出发,这虽然肯定了它的价值,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遮蔽了它内涵与外延的丰富性。本文将力图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阐述施韦泽的核心思想——敬畏生命原则的理论来源、理论内涵、理论价值与意义。
  在物质与精神发展严重失衡的文化危机下,人类对生命观与世界观错位认识下,生命意志自我分裂的现实情境下,施韦泽继承了欧洲人道主义传统,吸收了印度和中国文化,尤其对基督教教义和基督教精神的继承与超越,成就了敬畏生命原则。他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他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视域,把伦理对象扩展到一切生命体,主张对所有生命体采取敬畏的态度;否定生命体之间有价值序列之分,强调生命体之间的平等性;认为敬畏生命的伦理承诺是一种无限的责任和义务,是以绝对命令的方式出现。他提出了以敬畏生命原则为主旨的伦理学应具备的两个准则:肯定世界和生命、注重伦理,强调后者更为根本。他强调只有重新确立一种肯定世界和生命的世界观、伦理的世界观,即乐观主义的世界观,才会抑制文化的衰落,重新建立一种富有活力的真正的文化。
  理论界对敬畏生命原则的一些观点产生质疑:它否定生命的价值序列,强调所有生命体的对等性,否定人的优先价值权;敬畏生命原则的关键在于行动的意愿,把有关行动效果的一切问题搁置在一边,这过于强调主观动机的重要性,而忽视效果的重要性;他认为人通过敬畏生命原则,就能够与耶稣、上帝、无限成为一个整体,把践行敬畏生命原则之基筑于对基督教的信仰之上,由此把施韦泽思想带向了宗教神秘主义的一边,这使得敬畏生命原则成为一种近似于信仰主义的理念。本文将就这些质疑点展开回应。此外,敬畏生命原则的集体主义情怀、非人类中心主义理念、奉献主义胸襟也都宣示它的现实进步性。它有助于完善个体人格,提升人类的世界观层次;助推生态国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国度的构建;利于和平世界的构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