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辛亥革命后满族的平民化问题研究
【6h】

辛亥革命后满族的平民化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满族历史历来是学术界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并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学术界对辛亥革命后的满族历史研究仍然存在十分薄弱的环节。
  本文拟从辛亥革命后满族的平民化问题为切入点,探讨满族是如何从帝国统治的中心走向边缘化的,并考察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这种变化带来的后果及影响。
  有清一代,统治者在“八旗根本”原则的指导下,力图保持满族的特权,维护其君主专制的统治。这种差别待遇和“首崇满洲”的根本国策使满汉之间旗、民畛域分明。但随着承平日久,八旗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八旗生计问题成为社会上一个难以解决的痼疾,从而加剧了辛亥革命后满族平民化的苦难历程。而民族融合的加深,也使旗民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为清末民初满汉在国家和民族认同上的趋同奠定了思想基础。
  满族平民化的核心问题是在特权丧失之后,所表现出来的生活的贫困化和职业的多元化。辛亥革命无疑是通过一种强制性的方式为一个逐渐丧失生命力的民族肌体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平民化正是这个民族得以新生的一个契机,从这个层面上讲,辛亥革命后满族的平民化显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满族在平民化历程中的苦难是不应当被忽略的,在历经了两百多年的世易时移之后,这种苦难显然违背了清朝立国者们良好的意愿。而以后的执政者应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知古鉴今,这是今天的学术界无法回避的问题。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满族特权的建立和八旗生计日趋严重两方面来分析民元之前满族面临的困境。八旗生计的贫困化,显然是长久以来清朝统治者面对的难以解决的一个社会痼疾。
  第二部分:从满族视为根本的“国语骑射”的衰落和清末“平满汉畛域”的努力来透视旗民一体化的进程。满汉之间的民族融合和旗民一体化的进程,显然为清末民初满汉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第三部分:从溥仪的平民化之路,众多王公贵族的没落,直到普通旗人的贫困化三方面来具体阐述满族的平民化历程,满族的平民化显然从开始就充满了艰辛。
  第四部分:从“它救”——政府和社会的努力与“自救”——旗人职业的多元化两方面具体阐述辛亥革命后八旗生计问题的严重性。
  第五部分:着重从理论层次上阐释清代以降民国时期满族对国家和民族认同的发展过程,从“家天下”的社稷观念转向近代的国家思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