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海互助土族转山仪式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6h】

青海互助土族转山仪式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CONTENTS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1.2 田野点介绍

1.3 相关研究综述和土族史研究中的族源争论

1.4 文化人类学的仪式研究范例

1.5 文化人类学研究中时空理论

第2章 转山仪式的溯源和变迁

2.1 转山的一天

2.2 互助土族村落的历史和生计变迁

2.3 互助土族的时间观

2.4 转山仪式的时间设置及类似仪式的比较研究

2.5 小结:转山仪式的序列

第3章 转山仪式的空间设置

3.1 互助土族的聚落和庄廓

3.2 村落空间的信仰图式

第4章 转山仪式中的个体与集体

4.1 转山的范围和单位

4.2 参加者

4.3 转山仪式中的女性角色

4.4 转山仪式的社会性与功能

第5章 推论:转山仪式中的“英雄祖先”与“国家在场”

5.1 从“英雄徙边记”到“阿柴折箭”

5.2 “战士出征”与“钦差大臣出巡”的转山仪式

5.3 民间仪式与“国家在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青海互助地区的转山仪式土语叫“斯果拉”,在每年农历的五、六月的一天,一些土族村庄组成百人以上转山队伍,背经文绕行村落地界,是祈佑丰产、驱灾避祸的民间仪式。本文从时间和空间的基本维度对转山活动进行描述,并结合所学理论做出比较研究和文化解读。
   导论中,首先是对调查地和研究背景的介绍,在文献部分综述了相关的土族研究、作为论文理论支撑的仪式研究理论范例和文化人类学的时空观理论。
   第二章记录了我参加转山仪式的一天,说明仪式的时间、形式、参加者和路线情况。从土族村落历史和年节时间观来推论转山仪式形成演变的序列,并讨论了与青苗会组织的关系,将转山仪式与西藏的望果节、民和的浪青苗、洮州的扎山和佛爷走马路相比较。
   第三章以图文描绘了互助土族的村落和庄廓,介绍了转山中出现的自然和文化象征物,通过转山勾勒出土族村落的信仰图式。
   第四章介绍了参与仪式的人,通过仪式活动的范围的变迁,结合参与者访谈来总结仪式的社会功能和变迁,并讨论了仪式中的女性角色。
   第五章是对转山仪式的文化象征的假设和论证:在历史的层累中,渊源于游牧生活和庄部组织的转山仪式在近代与青苗会相结合,表现为祈求农事丰产的民间集体活动,包含了对英雄祖先的纪念、对民族历史的展演,和对国族的认同。笔者结合了土族明清护卫国家统一的史实和历史记忆的文本表述,转山仪式在藏传佛教信仰结合农事生产的信仰空间中,形式上对“行军打仗”和“钦差大臣出巡”的模仿,通过巡视领地,将经文赋予的宗教的力加持与土地,祈求丰产同时为社会管理增加权威,并伴随着阈限中“国家的在场”,群体在“英雄祖先”的历史再现中团结凝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