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环境下社区矫正系统互动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阳光中途之家为例
【6h】

中国环境下社区矫正系统互动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阳光中途之家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1.1 现象:社区里有服刑犯

1.1.2 全市推广的阳光中途之家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相关研究回顾

第一节 社区矫正概述

2.1.1 缘起

2.1.2 理念

2.1.3 形式与操作

第二节 文献回顾

2.2.1 关于社区矫正

2.2.2 关于中途之家

第三章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3.1.1 社区矫正

3.1.2 中途之家

3.1.3 系统互动机制

第二节 研究框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章 社区矫正互动机制

第一节 北京市朝阳区的社区矫正系统互动机制

4.1.1 同级横向合作系统

4.1.2 不同级纵向引领系统

4.1.3 重大时间节点的纵横交错互动

第二节 北京朝阳区的阳光中途之家

4.2.1 机构概况

4.2.2 角色与服务

4.2.3 聚焦阳光中途之家的互动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朝阳区社区矫正系统互动机制评析

5.2.1 既有矫正机制的继承

5.2.2 符合本地社情的创新

第三节 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1979-2007年中国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3.3%。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犯罪率大幅度增长,波动中呈上升走势。监狱作为传统刑罚的主战场,人满为患,“交叉感染”、“监狱人格”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对罪犯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矫正,不断提高矫正质量日益受到政府、学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由社区里有服刑犯这个特殊的社会现象入手,开始介入对社区矫正的研究。针对社区矫正具体实践方面既有研究的不足,以北京市朝阳区阳光中途之家为例,深入探究中国环境下北京市朝阳区开展社区矫正的实践,力图全景式描述政府主导下的社区矫正的系统互动机制。笔者深入朝阳区社区矫正一线,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研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社区矫正互动机制进行梳理。通过参与C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访谈法院、检察院、司法、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单位工作人员,阅读国家、北京市和朝阳区关于社区矫正的相关文献,搭建起该区以司法行政机关为核心,法院、检察院、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为主体的同级横向合作系统和不同级纵向引领系统。从宏观层面上构建起朝阳区社区矫正纵横互动体系。为了明确阳光中途之家在朝阳区社区矫正中的地位与作用,笔者以该区阳光中途之家为焦点,通过深入的实践,审视中途之家与法院、检察院、司法、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互动,以及与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群众性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互动。从以中途之家为例的微观层面,聚焦该区以中途之家为纽带的社区矫正微观互动机制。
   通过对朝阳区社区矫正系统互动机制的研究,来分析该区社区矫正互动机制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对阳光中途之家的个案研究,来衡量中途之家在该区既有社区矫正制度中的位置,以及未来改进的方向。笔者以北京朝阳这一点上的社区矫正互动机制的研究,力求为我国更为深入的社区矫正研究提供一个鲜活的案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