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办学校场域内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以北京市B小学为例
【6h】

公办学校场域内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以北京市B小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流动儿童

1.2.2 社会融入

1.2.3 学校场域

1.2.4 学校社会工作

第2章 研究现状

2.1 关于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

2.2 关于流动儿童学校教育问题的研究

2.3 关于流动儿童学校教育与社会融入相结合的研究

2.4 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评价

第3章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3.1 研究分析框架

3.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3.3.1 研究的可信性

3.3.2 研究伦理

第4章 B小学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现状分析

4.1 B小学的基本情况介绍

4.2 B小学学校场域内流动儿童的融入现状

4.2.1 生活方式及环境

4.2.2 群体认知

4.2.3 身份认同

4.3 B小学学校场域内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困境分析

第5章 社会工作介入B小学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研究分析

5.1 社会工作介入的现实背景与理论基础

5.1.1 在学校场域内处于被孤立的位置

5.1.2 学习机会上的失权

5.1.3 缺乏自我意识的认同

5.2 社会工作活动的开展

5.3 场域理论下审视社会工作的介入效果

5.3.1 师生关系、同辈群体关系的改善

5.3.2 场域座位规则的改变

5.3.3 歧视惯习的打破和流动儿童自我认知的增强

5.4 社会工作活动效果的评估

第6章 总结与讨论

6.1 发现与总结

6.2 研究的不足

6.3 干预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流动人口的迁移出现了大量的“家庭化迁移”现象,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涌入城市的浪潮,这就使得我国的义务教育面临了新的挑战。为了保障流动儿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提升教育水平,“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以下简称两为主)基本政策框架的确立,明确了城市公办学校在解决流动儿童入学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公办学校之后,学校场域内的差异性也随之增加,学校场域内的关系网络和生态环境也悄然发生改变。流动儿童也因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取向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与城市公办学校的生活格格不入,导致无法融入学校生活。因此,深入探讨流动儿童在城市公办学校场域的社会融入问题,促进流动儿童在新的场域——城市公办学校的社会融入,增强其师生互动,同辈群体的交往,自身潜力的挖掘,提高其适应性等方面的问题成为我们必须正视和设法解决的重要议题。
   B小学是北京市的一家公办小学,是接收流动儿童的学校之一。本研究对该学校场域内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共分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首先,深入该学校的场域内部,了解该学校的场域特征,主要包括流动儿童在学校场域内的社会融入,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剖析;其次,本文总结归纳了该学校场域内流动儿童的融入困境;再次,本文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对学习成绩落后的流动儿童进行有效的增权,来观察和探讨城市公办学校场域的改变,并分析了这些改变对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入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本文对调查中的发现和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提出了一些想法,讨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