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庭教会供需方特征及关系--基于北京市某大学生家庭教会的实地研究
【6h】

家庭教会供需方特征及关系--基于北京市某大学生家庭教会的实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述评

一、宗教市场理论

二、家庭教会

三、对本研究的启发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一、概念界定

二、分析框架

第四节 Q家庭教会概况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参与型观察

二、深度访谈

第二章 家庭教会的组织特征

第一节 组织结构

一、组织成员

二、组织分工

第二节 组织活动

一、活动内容

二、活动形式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大学生基督徒的需求

第一节 信仰层面的需求

一、家庭的影响

二、追寻人生意义

第二节 世俗层面的需求

一、关注西方文化

二、感性的选择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家庭教会与大学生基督徒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供需的契合

一、组织成员关系与需求的契合

二、组织分工与需求的契合

三、组织活动与需求的契合

四、牧养方式与需求的契合

第二节 供需间的相互影响

一、家庭教会对大学生基督徒的影响

二、大学生基督徒对家庭教会的影响

第五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和宗教模式的基督教,随着改革开放政策,逐渐深入到中国社会的不同层面。在中国,现今基督教组织主要为三自教会和家庭教会。北京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国际大都市,也不难发现家庭教会的踪迹。在各高校的大学生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基督徒。北京地区的各高校,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存在有以本校学生为主的大学生基督徒聚会点。进而笔者不禁产生疑问:家庭教会对大学生有着怎样的吸引力?大学生为什么选择加入家庭教会? 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以一名“慕道友”的身份加入了Q家庭教会,对这些大学生基督徒的信仰状况进行了长期的调查。通过参加Q家庭教会的聚会活动,亲身感受了大学生基督徒的宗教生活。同时笔者也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运用斯达克的宗教市场论,强调作为宗教供给者一方——家庭教会的重要作用,进而对家庭教会的特点展开分析;但在对实证材料总结、反思的基础上,笔者并不认同宗教市场论中“供方的动力作用”,还应强调需方——大学生信徒的特点,因此笔者对大学生也进行了分析。最后强调二者的相互作用,期许对于上述问题能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解答。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导言,主要从选题缘由、相关文献研究、概念界定和分析框架、Q家庭教会概况以及研究方法五个方面加以论述和分析。第二章从组织构成和组织活动着手,重点对组织成员和分工、活动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进而描述和分析家庭教会的特点及其提供的“宗教产品”。第三章主要从大学生基督徒个体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不同原因,从信仰和世俗两个层面对大学生的需求加以分析。第四章,重点分析家庭教会与大学生基督徒的相互作用,强调只有在供需双方达到一种契合时,供方才对需方产生吸引力,需方才会选择供方的产品。第五章进行总结,强调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中呈现去制度化趋势,家庭教会提供的宗教产品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恰恰满足了中国人信仰私人化的惯习,达到了一种“本体论契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