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部地区农村卫生经济政策研究
【6h】

西部地区农村卫生经济政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

五、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农村卫生经济政策理论综述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的卫生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学重视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

二、卫生投入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 卫生经济政策的理论框架

一、卫生经济学的概念

二、卫生经济政策

三、卫生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四、农村卫生经济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主要的农村卫生经济政策

一、卫生资金的筹集政策

二、卫生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政策

三、卫生资金的支付政策

第二章 西部地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比较

一、国内生产总值

二、地方财政收入

三、农民人均纯收入

四、农民人均年医疗保健支出

第二节 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比较

一、人均期望寿命

二、床位数和卫生人员数

三、卫生总费用

第三节 西部地区与相邻国家发展比较

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二、人均期望寿命

三、千人口床位数

四、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

第三章 西部地区农村卫生资金筹集政策及分析

第一节 医改以来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政策的调整

一、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政策调整

二、政府卫生投入分析

第二节 西部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情况

一、县级公立医院运行补偿情况

二、乡镇卫生院运行补偿情况

第三节 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情况

一、医改实施前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情况

二、医改以来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情况

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绩效分析

第四节 西部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和存在问题

一、建设成效

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西部地区新农合筹资政策和筹资水平分析

一、新农合覆盖情况

二、新农合筹资水平

三、新农合筹资方式

四、筹资增长机制

第四章 西部地区农村卫生资金的分配使用和支付

第一节 西部地区农村卫生资金分配使用的相关政策

一、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调整

二、药品零差率政策及实施效果

三、新农合补偿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西部地区新农合基金的分配

一、参合农民的门诊住院的流向和受益

二、典型地区新农合服务利用情况

第三节 西部地区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

一、全国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进展

二、典型地区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及其效果

三、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后的参合农民受益情况

第五章 西部地区农村卫生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政府卫生投入的必要性和相关建议

一、政府卫生投入的必要性

二、政府提供服务的形式

三、政府卫生投入的范围

四、政府卫生投入项目

五、政府卫生投入相关建议

第二节 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适宜投入总量预测

一、测算依据和思路

二、卫生服务需要测算前提

三、资源配置总量预测

四、卫生人员需求测算

五、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投入总量

第三节 西部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建议

一、优化全额补偿设计,落实政府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投入责任

二、调整财政投入方向,强化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机制

第四节 西部地区新农合发展模式

一、可持续的筹资增长机制

二、科学的补偿方案设计

三、适宜的支付方式

第五节 融入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卫生经济政策的健全和完善

一、公平视角:以政府主导和转移支付为主的卫生投入政策

二、效率视角: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补偿和激励机制

三、满意视角:实现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多赢

四、发展视角:开展综合改革,实现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可持续发展

五、经济社会视角:促进人民健康,提升人力资本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卫生事业承担着保证卫生安全、预防控制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使命,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人才,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转变卫生发展方式,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促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中国西部地区,一半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中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为了提升西部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总体水平,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和投入方面给予了较大倾斜;同时西部地区也积极出台有利政策,确保了这些机构平稳运行和有序发展,为西部地区农村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当地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稳步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充分发挥卫生事业社会公益性、保障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卫生经济政策涵盖了卫生系统的资金来源、资金流向和资金分配,其好坏直接影响到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造血”能力相对较弱的西部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和发展影响更为深远。因此,科学、系统地研究西部地区农村卫生经济政策,对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运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卫生筹资理论框架,结合卫生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从卫生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支付等三个层面梳理了医改以来实施的卫生经济政策,对政府卫生投入、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的筹资补偿和支付政策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深入西部地区的贵州和云南两省部分有代表性的农村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并选择云南省禄丰县作为典型案例全面剖析。最终,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实证分析,对政府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行了总量预测,并从公平、效率、满意和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卫生经济政策理论的研究,回顾了中国近年来实施的卫生经济政策,并根据西部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分析和总结了西部地区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结合医改的重点领域,从经济学角度构建了西部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卫生经济政策理论框架,主要研究了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卫生资金的筹集政策。以西部地区为重点,梳理了2001年以来中国政府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策,通过全国函调数据对比评估了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并对政府投入的绩效和公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当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同时,梳理了医改以来实施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政策,分析了政府卫生投入总量、投入结构及其公平性,并通过典型案例调查,研究了新农合的筹资政策,探索建立可持续的新农合筹资增长机制。 二是卫生资金的分配使用政策。重点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可持续运行的角度,分析不同地区在实施药品零差率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政策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 三是卫生资金的支付政策。重点研究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分析其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带来的影响。结合西部地区新农合筹资水平、基金补偿力度和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等,提出适宜西部地区、确保参合农民满意、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新农合基金安全的新农合筹资、补偿和支付方式改革建议。 四是在前述各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探讨适宜西部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卫生经济政策,包括政府卫生投入的总量和结构,投入的方式以及改革的措施,并从卫生系统的绩效、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之一是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运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卫生筹资理论框架,从卫生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支付三个环节分析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卫生经济政策,从而确立了研究的脉络和思路。 创新点之二是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系统绩效评估框架,从公平、效率的角度出发,构建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卫生经济政策理论框架,并进一步开展系统的研究。 创新点之三是方法学的创新,通过交叉采用文献法、对比法和因素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根据全国统计数据和卫生财务年报等,并结合在典型地区的调查研究,科学测算适宜的政府卫生投入总量,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王斐;

  •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 学科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李澜;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卫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