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云南少数民族发展类型研究
【6h】

云南少数民族发展类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相关综述

三、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云南少数民族发展影响因素和现状分析

第一节 影响云南少数民族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民族发展概念内涵及影晌因素

二、影响云南少数民族发展的因素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云南少数民族发展整体概况

二、云南少数民族发展经验与问题分析概述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发展四种主要类型分析

第一节 教育发展类型——云南“直过”民族发展状况分析

一、云南“直过”民族发展内外影响因素分析

二、大力改善民族教育发展内外环境是促进“直过”民族发展的先决条件

第二节 区位经济发展类型——云南沿边跨境民族发展状况分析

一、云南沿边跨境民族发展现状分析

二、地缘族源特性因素影响云南沿边跨境民族发展

三、发展区位经济是云南沿边跨境民族发展的突破口

第三节 生态发展类型——迪庆藏族自治州发展状况分析

一、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发展现状概述

二、迪庆藏族自治州经济开发制约因素分析

三、推动生态产业发展是实现迪庆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第四节 国家帮扶主导类型——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状况分析

一、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现状分析

二、政府主导是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主要方式

第三章 云南民族发展类型研究对云南民族工作的启示

第一节 云南民族发展多形态现实对做好民族工作三个方面关系的要求

一、云南民族工作要处理好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二、云南民族工作要处理好法治和文治的关系

三、云南民族工作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第二节 少数民族干部建设是云南不同类型民族发展道路的共同关键环节

一、民族干部建设是解决云南民族发展问题的关键

二、推动民族工作大发展需要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是我国各省中拥有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最多,世居少数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和沿边跨境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云南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山区、高寒、高海拔地区和边境地区,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基础十分薄弱,是我国贫困人口比例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欠发达地区。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强大,研究云南少数民族的发展类型,探究适宜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对我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有着现实意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为指导,依据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论述,导出影响民族发展的内部因素包括民族内部结构和民族素质,外部因素包括民族关系、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内外因素之间,特别是内部因素中的民族诸结构与民族素质相互作用,形成影响民族发展的有机体。从分析影响民族发展的内外因素入手,论文选取从经济社会、政策法规、文化教育和生态环境四方面分析云南少数民族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在宏观分析基础上,论文尝试将云南少数民族发展类型划分为四种类型——“直过区”民族发展、沿边跨境民族发展、藏区民族发展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深入分析探讨四类民族发展进程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相应的四种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发展的模式,即教育发展模式,区位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发展模式和国家主导发展模式。 针对“直过区”民族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提出解决“直过区”民族发展问题要注重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素质;沿边跨境民族有着独特地缘优势和跨境分布特点,因此加强与周边其他国家、民族的交往交流,充分发挥边境区位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促进沿边跨境民族发展和实现地区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迪庆藏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发展以污染较低的旅游业和特色农牧业为主导的生态产业是实现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平衡的最主要措施。人口较少民族由于人数较少、产业发展程度低,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和资金投入,同时也要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这也是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新方向。 论文在具体分析云南少数民族四种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主题层面,总结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发展,落实云南民族工作的几点启示,即云南民族工作要处理好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要处理好法治和文治的关系,要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把握好少数民族干部建设是云南不同类型民族发展道路的共同关键环节这一主旨。

著录项

  • 作者

    侯晓丹;

  •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延斌;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云南; 民族发展;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