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庭暴力施暴者惩治机制的研究
【6h】

家庭暴力施暴者惩治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家庭暴力施暴者行为解析

第一节 家庭暴力施暴者及其行为表现

一、家庭暴力及其施暴者界定

二、施暴者实施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

三、施暴者实施家庭暴力行为的主要特性

第二节 施暴者实施暴力的原因和社会危害性分析

一、从个人和社会方面对施暴者实施暴力的原因分析

二、施暴者实施家庭暴力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分析

第二章 家庭暴力施暴者惩治机制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我国针对家庭暴力施暴者惩治机制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现有的法律对家庭暴力施暴者惩治的规定

二、司法实践过程中对家庭暴力施暴者的惩治措施

三、我国家庭暴力施暴者惩治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域外家庭暴力施暴者惩治机制的法规现状及借鉴

一、域外家庭暴力施暴者惩治机制的法规现状

二、域外经验对于家庭暴力施暴者惩治机制的借鉴

第三章 完善我国家庭暴力施暴者惩治机制的建议

第一节 我国家庭暴力施暴者惩治机制的立法完善

一、完善对家庭暴力施暴者惩治的刑事法律制度

二、完善对家庭暴力施暴者惩治的民事法律制度

三、完善对家庭暴力施暴者的行政惩治机制

第二节 对施暴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矫治及其应当采取措施

一、建立针对施暴者心理矫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建立针对施暴者心理矫治的具体措施

第三节 健全施暴者家庭暴力之综合防治体系

一、发挥法律法规既有的防治效力

二、构建家事法院以发挥调解作用,减少诉讼成本

三、加强新闻媒体对家庭暴力防治的宣传监督作用

四、适时建立防治家庭暴力的统筹联动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家庭暴力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其社会危害性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家庭暴力对妇女及其子女的身体健康和心理都会产生严重的威胁。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着“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而家庭暴力多发生在家庭内部的隐蔽性使得家庭暴力的知晓度较低;从司法实践显示的数据来看,家庭暴力的认定在法院层面上也较少。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最新的数据统计,我国有近25%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因为家庭暴力行为导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案件层出不起,而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因为无法忍受施暴者的暴力行为将施暴人杀害的现象也是有发生。从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来看,因为家庭暴力行为而导致的故意杀人案件,占到全部故意杀人案件总数的一成。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家庭暴力发生的比例还是较高的,在危害社会稳定方面的负作用也不容小视,这与社会对于家庭暴力的重视程度较低,法院对于家庭暴力施暴者的惩治力度较低有很大的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的稳定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良好的家庭生活有助于社会的平稳发展。因此,重视家庭暴力问题刻不容缓,但从现有的法律来看,我国目前对家庭暴力行为的认定和制裁缺乏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可以认定的施暴人实施的家庭暴力行为难度较高;受家暴妇女的自身权益维护难度系数较大。而近些年来的发展,家庭暴力趋于严重,精神暴力尤为突出,在以往的认知中都以为家庭暴力仅发生在知识水平较低的农村人群中,但近几年来看,家庭暴力在高学历层次的家庭中也屡见不鲜,男女之间的收入差异不利于家庭的稳定和谐,导致社会的离婚率大幅度提高。在家庭暴力的发生过程中,部分受害人因为无法忍受施暴人的长期凌虐,以暴制暴的现象也是有发生,并成大幅度上涨的趋势,严重暴力的犯罪表现突出,问题颇为严重。 本文试从三个部分研究施暴人实施家庭暴力对于社会存在产生的不良影响,探究施暴人惩治机制。通过分析家庭暴力的涵义以及给社会带来的社会危害性,对比以美国、英国为典型的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关于家庭暴力预防和惩治方面的法律法规,以便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以推进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工作,为建立、健全系统性的反家庭暴力惩治体系提出建设性建议。 文章第一部分,通过对家庭暴力涵义及其施暴者涵义的界定,明确家庭暴力行为实施的主体,诠释家庭暴力行为的表现形式以及暴力行为对于施暴人、受害人及其社会的危害性。明确家庭暴力的主体、行为对象及其危害,以便得出家暴行为不容小视,预防和惩治家庭暴力工作应该予以重视。 文章第二部分,分析我国目前关于预防、惩治家庭暴力防治工作的现状及其司法实践中凸显出来的问题,通过对比英美法系典型国家,主要以英国和美国为例,包括我国的台湾地区,分析他国对于反家庭暴力惩治工作的优良作法,以独立完整的法律、引入民事保护令、明确行政、司法机关的权责、及其对于违反家庭暴力行为的责任和惩治为主,希望探究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先进经验,以便我国在家庭暴力工作预防方面借鉴他国经验,更好的推进家庭暴力的防治工作。 文章的第三部分,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在预防和惩治家庭暴力工作的做法,以民事、刑事、行政方面逐一论述。如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最新规定引入民事保护令、明确行政执法机关的权责、对施暴人进行心理矫治,加大对施暴人的惩治力度,希望从教育和惩治方面、全社会共同推进等来推动反家庭暴力立法工作的进行,有利于维护家庭的稳定,共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著录项

  • 作者

    王梦茜;

  •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 学科 法律硕士(非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雷明光;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