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藏地方货币的历史与特点研究
【6h】

西藏地方货币的历史与特点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相关动态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藏币出现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藏币出现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藏币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第二章 西藏地方货币的演变

第一节 西藏地方货币的形成

第二节 西藏货币的发展

第三节 西藏地方货币的制作工艺

第四节 藏币的流通

一、西藏解放以前的流通情况

二、西藏地方币制的统一

第三章 西藏地方货币的材质及种类

第一节 西藏地方金币

第二节 西藏地方银币

第三节 西藏地方铜币

第四节 西藏地方纸币

一、单色纸币

二、套色纸币

第四章 西藏地方货币的发行概况

第一节 发行许可部门

第二节 西藏地方纸币的发行量

第三节 伪币的出现

第五章 西藏地方货币的特点

第一节 民族性

第二节 宗教性

第三节 区域性

第四节 藏币的多样性

第五节 藏币的时代性

第六章 藏币的社会价值

第一节 藏币的政治价值

第二节 藏币的经济价值

第三节 藏币的文化价值

第四节 藏币的收藏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后记

展开▼

摘要

货币对于古老的中国来说不但有三、四千年的历史,而且更是品种多样,丰富多彩,并具有许多地方性、地域性的色彩。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西藏地区货币文化作为中国货币文化的一个分支,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发展必然会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及地域色彩,使他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即金属货币、纸币、不同材质的货币同时存在,虽然他们的产生年代不同,但却一直混合并行流通着。这种现象的出现完全是由于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形式和社会政治制度等客观因素,一直制约着西藏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对各时期在西藏地方流通过的各类形式的货币产生的历史时期、历史背景及其地位和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西藏地方社会的发展历史提供重要的资料参考。 西藏地方曾在1791年至1953年的160余年的里,先后铸造过银币、铜币、金币和印刷纸币。内地早期的银两制一直影响着西藏地方,特别是15世纪中期以后,以银易钱的现象持续了二、三百余年,所以在西藏地区首铸银币,完全是客观的要求,也是为了顺应民情。在银币铸造行用一百多年后的1909年,西藏地方才开始大量铸造铜币。西藏地方铜币的出现是西藏经济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最初制造的铜币面值都在一钱以下。由此可见,早期的铜币主要是作为辅币来铸造的。在此之前,西藏地区作辅币流通的主要是酥油、茶叶、哈达等实物,及碎银和被剪碎的银币。铜币的出现,弥补了流通中辅币不足的缺陷,使铸币的发行趋于完善。在1918年-1921年,西藏地方还曾铸造过金币“色章果木”面值二十两。由于当时物价低糜,金币铸量很少,仅供贵族阶层收藏、玩赏,流通中几乎见不到。此外,不得不提到1912年开始发行的纸币,纸币的出现,严重的破坏了当时的货币流通秩序,藏族商民拒绝使用。西藏地方钱币的流通范围主要是在卫藏地区及通往尼泊尔、印度、内地等主要通商口岸,在于其他省份交界的地区只有少量的流通。西藏地方货币产生时期正好处于整个中华民族多灾多难、水深火热、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因此它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但是这些货币不论作为流通手段或是支付手段,还是作为辅币,都始终没有丧失其“货币”的职能。西藏地方货币出现于我国的近现代,时间短、面值种类繁多,由于难以收集齐全或收藏价值不高等因素,所以在历史文献资料及目前有关西藏历史研究中也鲜有详尽的记载和介绍,关于它的历史意义更是很少提及。但是西藏地方货币的出现和发行在西藏地方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根据实物和零散的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西藏铜币的产生、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面值分布、发行过程进行阐述,并对西藏地方货币的形成、发展、演变及流通区域,充分梳理阐述西藏地方货币的种类及材质的基本特点,探析论述了西藏地方货币的特点及价值,使我们对西藏地方货币能有更新的认识和了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