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脂多糖受体复合物基因多态性与感染易感性相关研究
【6h】

脂多糖受体复合物基因多态性与感染易感性相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脂多糖受体复合物基因多态性与感染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发表论文

缩略词表

致谢

第一军医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目前对全身性感染及炎性反应的认识已有很大提高,医疗技术及医疗设备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全身性感染(sepsis)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感染性休克的死亡率—这个重症监护病房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并没有显著下降。约50%的全身性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是革兰阴性杆菌所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易感性与感染性疾病相关。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全身性感染的预后有重要影响。 基因的多态性即等位基因的变异,通常以一定频率存在于人群中,但不能用新的突变来解释(通常>1%)。最常见的基因多态性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可以是替换、缺失或插入一个单核苷酸。人类DNA大约每300~500个碱基对就可能有一个SNP。变异的基因可以是在基因或启动子区的编码区(外显子),也可以是非编码区(内含子)。当SNP发生在基因的蛋白编码区,等位基因的变异可以导致氨基酸的替换,最终可引起蛋白功能的变化,使不同基因型患者的感染易感性有显著差异。 脂多糖(LPS)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外壁的主要成份,可引发系统性炎性反应,最终可能导致全身性感染、感染性休克和器官衰竭。因此,研究LPS受体复合物基因多态性与感染易感性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已经认识到基因多态性可以解释为什么一小部分高危人群对抗生素无效或有药物毒性反应。明确全身性感染反应中的基因成份,有助于在治疗全身性感染及感染性休克中,针对不同的基因亚群,采用特定的治疗措施,从而取得更好的疗效。 本研究将在全身性感染信号转导通路上起重要作用的部分LPS受体复合物中的因子:分化抗原簇14基因(CD14)、内毒素结合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基因和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基因组上SNP分布进行研究。 对象和方法:选择2004年12月-2006年3月期间在我院部分科室ICU病房并发全身性感染的患者112例,并以100例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取外周血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的方法(RFLP)检测CD14基因上-159C/T及-260C/T、BPI基因上Lys216Glu、PstⅠinintron5及G545C、LBP基因上Cys98Gly及Leu436Pro等三个基因共7个位点的SNP,分析两组SNP及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并比较两组不同基因型间SNP分布差异。并将全身性感染组根据28天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SNP及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并比较两组不同基因型间SNP分布差异。 结果:1、全身性感染组CD14-159T/T纯合子及T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分别为0.005和0.000)),并且死亡组CD14-159T/T纯合子及T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也显著高于存活组(P均为0.000))。 2、全身性感染组BPILys216GluG等位基因及G/G纯合子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分别为0.014和0.018),并且死亡组BPIyss216GluG等位基因及G/G纯合子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存活组(P分别为0.010和0.003)。 结论:1、CD14-159的SNP差异可能与全身性感染患者易感性及感染后死亡率增高相关。 2.、BPILys216Glu的SNP差异可能与全身性感染患者易感性及感染后死亡率增高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