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混纺比和组织结构对织物风格的影响
【6h】

混纺比和组织结构对织物风格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常见纤维类织物的性质及风格特征

1.1棉纤维的主要性质及棉织物的风格特征

1.1.1棉纤维的主要性质

1.1.2纯棉织物风格特征

1.2涤纶纤维的主要性质和风格特征

1.3涤棉原料与涤棉纺织品风格特征

1.4麻纤维的主要性质和风格特征

1.5混纺交织织物风格特征

第二章织物风格及织物风格的评定

2.1织物风格

2.1.1狭义的织物风格

2.1.2广义的织物风格

2.2常见的织物的风格

2.3织物风格的评价

2.3.1织物风格的主观评定法

2.3.2织物风格的客观评定法

2.3.3织物风格的主-客观评定法

2.4织物风格的客观评价的数学方法

2.4.1模糊综合评价法

2.4.2集对分析法

2.4.3 BP神经网络预测法

2.4.4主因子分析法

2.4.5灰色关联分析法

第三章织物风格评价系统

3.1常见织物风格评价系统

3.1.1 FAST织物客观评价系统

3.1.2 KES织物风格评价系统

3.1.3其他的织物风格评价系统

3.2 FAST和KES织物风格评价系统的区别

第四章实验部分

4.1选用织物的主要组织类型

4.1.1平纹组织

4.1.2斜纹组织

4.2织物试样的制备

4.2.1操作准备

4.2.2操作步骤

第五章结果与讨论

5.1不同的混纺比对织物风格的影响

5.2不同的组织结构对织物风格的影响

5.2.1不同的组织结构对纯棉织物风格的影响

5.2.2不同的组织结构对纯涤纶织物风格的影响

5.2.3不同的组织结构对涤棉混纺(涤/棉=80/20)织物风格的影响

5.2.4本节小结

5.3不同的混纺比和组织结构等因素对织物透气性的影响

5.3.1纱线密度对织物透气性的影响

5.3.2不同组织结构对织物透气性的影响

5.3.3本节小结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织物风格是织物所固有的物理机械性能作用于人的感官所产生的效应,一般分为触觉风格,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手感”,以及视觉风格,包括外观和光泽等。织物风格的评定离不开人们主观意识的作用,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的织物风格不同。同时,织物的风格受到民族、风土人情、习惯、爱好等心理和社会影响。客观风格只反映织物风格的差异,而不表示织物风格的优劣。
   科研工作者作了大量的工作,试图寻找织物风格评价统一的定量化标准[7]。目前较成功的是KES系统(Kawabta’s Evaluation System)和FAST系统(FabriAssurance by Simple Testing)。FAST‘评价系统操作简便、快速,比较适合毛织物的风格评价。KES系统测试方法较复杂,需要测量织物6个特性的16个特征值,但能够比较全面的反应织物的特性。
   本文利用KES织物风格评价系统测定了多种典型纯棉、涤棉混纺织物和棉麻混纺织物的拉伸、剪切、压缩、弯曲性能。从不同混纺比例测试结果分析得出:1)纯棉织物的拉伸性能、剪切性能和弯曲性能都优于纯涤纶织物;2)通过混纺可以改善织物中单一组分的缺点;3)棉麻、涤棉混纺织物中混纺比例的变化会使混纺织物表现出增加的主要组分的风格特性。通过对不同织物组织的纯棉、纯涤纶和涤棉混纺织物的风格特性的比较可以发现,不同的组织对织物风格特性的影响与其纱线排列有关。
   另外,本文利用KES系统对数种织物的风格进行了评价,从定量的角度评估了混纺比、不同组织等因素对织物风格的影响。对实际的生产过程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也为进行特定风格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信评价结果对有关人员在未米的面料、服饰设计中充分利用KES织物风格评价系统量化、简化设计过程会有很大启迪和帮助;对选择及开发新面料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李瑞萍;

  • 作者单位

    北京服装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服装学院;
  • 学科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沈淦清;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混纺织物;
  • 关键词

    混纺比; 组织结构; 织物风格;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