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刺五加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防病药剂初步筛选研究
【6h】

刺五加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防病药剂初步筛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刺五加概述

1.2选题依据

1.3五加科植物黑斑病的研究现状

1.3.1五加科植物黑斑病的病原菌

1.3.2五加科植物黑斑病的发病症状

1.3.3五加科植物黑斑病的发病规律

1.3.4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1.3.5发病条件

1.3.6防治方法

第二章 刺五加黑斑病的症状观察及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2.1刺五加黑斑病的症状观察

2.2刺五加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

2.2.1供试材料

2.2.2试验方法

2.2.3分离结果

2.3刺五加黑斑病分离物的致病性

2.3.1供试材料

2.3.2接种方法

2.3.3结果与分析

2.4刺五加黑斑病病原菌的形态观察

2.5本章讨论

第三章 刺五加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3.1温度对黑斑病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1.1材料与方法

3.1.2结果与分析

3.2酸碱度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2.1材料与方法

3.2.2结果与分析

3.3光照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3.1材料与方法

3.3.2结果与分析

3.4不同植物汁液培养基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4.1材料与方法

3.4.2结果与分析

3.5不同碳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5.1材料与方法

3.5.2结果与分析

3.6不同氮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6.1材料与方法

3.6.2结果与分析

3.7不同刺五加植物汁液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3.7.1材料与方法

3.7.2结果与分析

3.8不同温度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3.8.1材料与方法

3.8.2结果与分析

3.9不同温度和时间对孢子生活力的影响

3.9.1材料与方法

3.9.2结果与分析

3.10本章讨论

第四章 防治刺五加黑斑病的室内药剂筛选

4.1材料与方法

4.2结果与分析

4.3本章讨论

第五章全文结论

5.1刺五加黑斑病病原菌的确定

5.2刺五加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5.3刺五加黑斑病室内药剂的选择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刺五加黑斑病是刺五加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茎、花梗、果实、种子等部位。主要针对刺五加黑斑病进行详细的研究,以期达到预防和控制的目的。本试验从三个方面对刺五加黑斑病开展了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 1.刺五加黑斑病病原菌的确定是通过柯赫氏证病法则,分别进行病原菌的分离、接种发病和再分离,通过整个柯赫氏证病法则确定所分离得到的分离物就是刺五加黑斑病的致病菌。 2.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1)温度对病原菌的生长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菌丝生长的速度上。在5℃~35℃温度范围之间病原菌均可以生长,其中,较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2)酸碱度是影响病原菌生长的重要因子.在pH2~pH12时病原菌均可以生长,pH6时最适生长。(3)光照对病原菌菌落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在连续3d日光灯连续2d紫外灯照射与连续紫外灯照射的光照条件下病原菌的生长速率表现为差异显著,这证明不同的光照条件对刺五加黑斑病菌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其中连续紫外灯照射的菌落生长势头最好。(4)不同刺五加器官汁液培养基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有明显差异:在刺五加根部煎汁培养基和对照处理培养基相比,病原菌的生长速率表现为差异显著。即该病原菌刺五加根部的侵染能力较低,在同等侵染条件下,叶片和茎部的发病率应当比根部的发病率高。(5)病原菌对碳源和氮源有明显的选择性。作为碳源,葡萄糖最适合病原菌的生长,麦芽糖、蔗糖、果糖、甘露醇较适合病原菌的生长,而淀粉则最不适合病原菌的生长。作为氮源,硫酸钾和尿素条件下生长最慢,而丙氨酸最适宜病原菌生长,硝酸钾、硝酸钠、氨态氮、天门冬酰胺谷氨酸、氯化铵则较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6)不同刺五加器官汁液对病菌孢子萌发影响不同:其中萌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叶、茎、根,孢子的萌发率总体表现为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但差异不显著。说明病原菌的孢子萌发与植物不同部位的关系不大,受时间的影响较大。(7)不同温度对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在0~25℃温度范围,0~24h内,病原菌的萌发率与温度和时间的变化呈正相关。(8)不同温度和时间对孢子的生活力有明显的影响。在6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病原菌在10min、20min、30min、40min内恒温处理,均可继续生长,在6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的任何时间段的处理,均不能继续生长。 3.室内药剂毒力测定:对防治刺五加黑斑病的室内药剂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福嘧霉、扑海因抑菌效果最好,在浓度为833μg/ml的抑菌率为100%;百菌清效果较好,在833μg/ml浓度的抑菌率为75%;代森铵效果较差,833μg/ml浓度时抑菌率为0。但在浓度为2500μg/ml时代森铵抑菌率较高为83%;乙磷铝的抑菌效果最差,在浓度为2500μg/ml时的抑菌率为5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