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
【6h】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3研究框架和方法

第二章南通市农村劳动力及转移状况分析

2.1农村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念界定

2.2南通市农村劳动力状况分析

2.3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及原因

第三章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3.1转移劳动力个体间素质差异性分析

3.2农村劳动力转移性别差异分析

3.3不同年龄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差异分析

3.4地区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差异分析

3.5不同产业对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差异分析

第四章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4.2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分析表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及其转移具有自身特点.该文以江苏南通为例,对研究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实证研究,研究中采用了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认真分析了该区域农村劳动力状况、转移特征及形成原因、劳动力转移差异及影响因素.该论文的结构为:第一章引言;第二章南通市农村劳动力及转移状况分析;第三章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第四章结论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 1.南通农村劳动力剩余依然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劳动力转移总体上还是一种兼业性转移;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渠道呈现多元化,乡镇企业仍然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之一;在异地转移中,初中以上农村青壮年是转移主体,跨省、常年性转移是主要形式,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 2.与男性劳动力转移相比,女性劳动力转移严重滞后,并已成为该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瓶颈,促进女姓劳动力转移要纳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因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3.较低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农村各产业发展不平衡,劳动力就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及小城镇发展缓慢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地方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以及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劳动服务中介组织的建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建议采取农村教育培训,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及创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环境等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