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村民自治条件下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研究——以某省A市B镇为例
【6h】

村民自治条件下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研究——以某省A市B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村民自治下的乡村关系的重要意义

1.2国内外对乡村关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不足

1.3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我国乡镇政府及村委会的职能、机构、产生方式

2.1我国乡镇政府的职权、机构及产生方式

2.2村民委员会的性质、职能、构成及产生方式

2.3法律界定的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关系

第三章乡村关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A市B镇为例)

3.1某省A市B镇的基本情况简介

3.2 B镇乡村关系有关问题的问卷调查情况

3.3村民自治实施以来A市B镇发生的实质性变化

3.4 A市B镇乡村关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3.5 A市B镇乡村关系现状对基层政权的影响

第四章A市B镇乡村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人的认识差异原因

4.2体制原因

4.3法律原因

4.4经济原因

4.5历史原因

4.6第三方原因

第五章改善乡村关系,稳定基层政权,提高绩效的政策建议

5.1保持乡镇政府基本稳定,根据地区特点适时改革

5.2转变干部观念,提高农民素质,建立新型乡村关系

5.3完善《村组法》,增强可操作性

5.4改革和完善乡镇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绩效

5.5大力发展地区经济,以发展促稳定

5.6历史地看待乡村关系,循序渐进地解决矛盾

5.7理顺村支“两委”关系,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致 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为乡村自治和民主化提供了制度空间。但伴随着村民自治的实行,乡村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问题。对村民自治后的乡村关系研究,已经成为许多学者涉足的领域。本论文以村民自治条件下的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关系为课题,把某省A市B镇作为典型进行研究。  论文以我国乡镇政府及村委会的机构、职能、产生方式及村民自治实施前后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关系为铺垫。从实施村民自治后A市B镇的实质性变化入手,采用调查问卷、案例分析等方法,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分析了A市B镇乡村关系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对人的认识差异、体制、法律、经济、历史、村总支的作用等方面原因进行了描述性的定性分析。  根据上述主要原因的分析,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改善乡村关系,提高政权绩效,稳定政权的政策建议:1、根据地区特点在保持乡镇政府稳定的前提下适时改革;2、加强对乡镇干部、村干部及村民的教育和培训,建立新型乡村关系;3、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增强可操作性;4、转变政府职能;5、发展地区经济;6、历史地看待乡村关系;7、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