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京郊平原区生态农村发展模式研究
【6h】

京郊平原区生态农村发展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研究目标与内容

1.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态农村的系统分析与评判

2.1生态农村的基本界定

2.2生态农村的内涵及特征

2.3生态农村的系统结构与功能

2.4生态农村的评判标准

第三章 生态农村发展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3.1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3.2生态农村发展模式的要素设计

3.3生态农村的一般模式类型

3.4生态农村的发展阶段

第四章 京郊平原区生态农村的发展与对策

4.1京郊平原区发展生态农村的现实背景分析

4.2京郊平原区生态农村的发展历程与存在问题

4.3京郊平原区生态农村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五章 京郊平原区生态农村建设案例分析

5.1通州区大营生态农村发展模式研究

5.2大兴区留民营生态农村发展模式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结论

6.2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生态农村是农村全面生态化发展的理想模式,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实现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本文以中心村为研究单元,对生态农村发展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构建了生态农村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京郊平原区发展生态农村的思路与对策,并以两个中心村为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对京郊平原区农村的发展具有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  理论研究:(1)阐述了生态农村的内涵与特征;(2)从庭院、村落、农业、经济、社会五个子系统层次,研究了生态农村复合系统的结构,并认为其具有生产、生活、生态的内部功能以及旅游、教育、示范的外部功能;(3)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了“自然平衡、人居绿色、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生态农村评判标准,从灰箱系统的角度提出了“3R”材料与可再生能源的输入标准、物质循环畅通的生态过程标准、绿色产品与服务的输出标准;(4)从生态农村建设的角度,构建了以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村发展模式框架,并对各个方面进行了概念设计;(5)将生态农村划分为生态农业型、生态住区型、旅游观光型、生态保育型、生态家园型等五种一般模式类型;(6)把生态农村的发展水平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  实证研究:(1)分析了京郊平原区生态农村的发展历程与存在问题;(2)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带动型、休闲观光型、生态农业基地型等三种京郊平原区发展生态农村的模式类型,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布局划分;(3)把京郊平原区建设生态农村的过程分为典型建设、示范推广、全面推进三个阶段;(4)对通州区大营村和大兴区留民营村进行了案例研究,分析了两个村建设生态农村的具体模式,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