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规模化种鸡场HACCP体系的建立及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控制效果
【6h】

规模化种鸡场HACCP体系的建立及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控制效果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文献综述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蛋种鸡生产中HACCP管理体系的建立

2.1 HACCP在蛋种鸡生产中运用的可行性

2.2种鸡生产中标准卫生操作规程(SSOP)的构建

2.3蛋种鸡生产的工艺流程

2.4蛋种鸡生产过程危害分析

2.5关键控制点(CCP)的确定

2.6各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制、监控程序及修正措施的建立

2.7对关键控制点--人工输精过程的控制

2.8 HACCP体系对控制鸡白痢沙门氏菌的验证

2.9产品识别代码及产品回收计划

2.10小结

第三章HACCP体系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控制效果

3.1材料和方法

3.2 HACCP程序的实施

3.3结果

3.4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 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简称HACCP)作为一个管理体系和标准,已被广泛的用于食品生产并开始用于动物生产中。近年来,HACCP,体系在饲料生产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广泛的应用。HACCP的一个重要定义是关键控制点(CCP),通过实施控制一个或数个点、步骤或过程,将食品的安全性危害预防、消除或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HACCP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应用良好的生产实践(GMPS)和标准卫生操作规范(SSOP)。在养禽业中采用的HACCP计划是以HACCP格式出现的基本的GMP,SSOP计划。 HACCP作为一个全新的控制标准体系,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目前在国际上也处于初步尝试阶段,国内也有类似报道。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以及结合峪口禽业公司实际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适用于规模化蛋种鸡场使用的HACCP管理体系,旨在加强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控制的研究,为广大蛋种鸡场提供一个有效的标准。 为了验证本研究建立的HACCP体系的应用效果,我们以种鸡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原菌之一——沙门氏菌(引起雏鸡早期死亡和危害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例,比较了蛋种鸡场在应用HACCP程序之前和之后的沙门氏菌感染情况。2004年2月份和8月份在实施HACCP体系的峪口禽业公司第二事业部和相同规模(接近)的北京市俸伯鸡场采用沙门氏菌平板凝集试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峪口禽业公司种鸡场的5栋种鸡在实施HACCP前、后沙门氏菌阳性率由1.3%(1000/75000)下降到0.05%(40/75000);而同期对照鸡场沙门氏菌阳性率分别为1.25%(938/75000)和1.67%(1253/75000)。由此可见,HACCP程序的实施,对蛋种鸡场沙门氏菌的控制有明显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