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西东乡普通野生稻孕穗开花期耐冷性QTL定位
【6h】

江西东乡普通野生稻孕穗开花期耐冷性QTL定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章综述

第二章江西东乡野生稻孕穗开花期耐冷性QTL定位

2.1材料与方法

2.1.1群体构建

2.1.2孕穗开花期耐冷性鉴定

2.1.3 DNA提取

2.1.4 SSR分析

2.1.5 QTL分析

2.2结果与分析

2.2.1 BC4F4群体的SSR多态性标记的分离和BC4F4图谱的构建

2.2.2 BC4F4群体的孕穗开花期耐冷性表现

2.2.3 BC4F5群体的孕穗开花期耐冷性表现

2.2.3 2006年BC4F5群体的部分株系在吉林的孕穗开花期耐冷性表现

2.2.3耐寒株系的鉴定

2.3讨论

2.3.1水稻孕穗开花期耐冷性评价指标

2.3.2孕穗开花期耐冷性QTL分析

2.3.3稳定耐冷株系的鉴定

第三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利用由江西东乡野生稻 (Oryza,rufipogon Griff.)为供体亲本,以籼稻品种桂朝2号 (Oryzasativa L.)为受体亲本所构建的高代回交群体 (BC<,4>F<,4>和BC<,4>F<,5>)为材料,对江西东乡野生稻孕穗开花期耐冷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2005年,在北京通过调查BC<,4>F<,4>群体的基因型以及自然条件和低温条件下的结实率以及两者的差值。采用单标记分析法共定位到5个影响孕穗开花期耐冷性的QTL,分别位于第2、5、6、8和11染色体上,其中位于第6染色上的QTL的加性效应为-15.46,说明该位点上来自东乡野生稻的等位基因可减少自然条件下和低温条件下结实率的差值,提高受体亲本的孕穗开花期耐冷性;检测出5个低温条件下的结实率QTL,其中位于第2和9染色体上的2个OTL的加性效应值分别为24.06、和34.37,说明这2个位点的来自东乡野生稻的等位基因可以提高受体亲本在低温条件下的结实率。同时检测出9个和自然条件下结实率相关的OTL,分别位于第1、3、5、6、8和9染色体上,其中第8染色体上的QTL的加性效应值为正值,来自东乡野生稻的等位基因可以提高受体亲本在自然条件下的结实率,其他8个QTL的加性效应值为负值,在这些位点附近来自东乡野生稻的等位基因能够降低受体亲本在自然条件下的结实率。 2.2006年,在北京采用相同的方法调查BC<,4>F<,5>群体在自然条件下结实率、低温条件下结实率和结实率差值,定位得到了4个影响孕穗开花期耐冷性的QTL,位于第1、8、9和11染色体上,其中第1和11染色体上的QTL位点的加性效应值分别为-34.97和-14.32,说明在这两个位点上东乡野生稻的等位基因可以降低自然条件下和低温条件下结实率的差值,增强受体亲本孕穗开花期的耐冷性;检测到1个低温条件下的结实率QTL,位于第1染色体,加性效应值17.76,可降低低温条件下受体亲本的结实率,说明该位点的米自尔乡野生稻的等位基因对于受体亲本的孕穗开花期耐冷性有削弱的作用;同时检测剑3个白然条件下的结实率QTL,分别位于第1、2和5染色体,其中位于第5染色体上的QTL对于自然条件受体亲本的结实率有提高的作用。 3.2006年,通过基因型选择对BC<,4>F<,5>群体的部分株系在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进行耐冷性的鉴定,得到了1个和结实率差值相关的QTL,位于第11染色体RM254附近,加性效应值为-17.67,贡献率为3%,该位点与2006年北京的定位结果一致。另外检测到2个低温条件下的结实率OTL,分别位于第4和9染色体,加性效应值分别为21.77利14.90,对于受体亲本在低温条件下的结实率均有提高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