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县域农业产业链发展中政府行为研究
【6h】

县域农业产业链发展中政府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2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国内外文献综述

1.4研究目标与内容

1.5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论文研究特色及创新

第二章县域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现状研究

2.1县域农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分析方法

2.2县域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及阶段特征分析

2.3政府介入县域农业产业链的需求现状分析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县域农业产业链形成及政府介入退出机制研究

3.1县域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动因与条件分析

3.2县域农业产业链的成长模型构建

3.3政府介入与退出机制分析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县域农业产业链发展中政府行为分析

4.1县级政府介入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动机分析

4.2县级政府的行为能力及其风险分析

4.3县域农业产业链发展中县级政府的行为选择分析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县域农业产业链发展的政府策略

5.1政府介入县域农业产业链的路径选择

5.2县级政府介入策略分析

5.3县级政府退出及支撑策略分析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建议

6.1主要研究结论

6.2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 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发展农业产业链作为我国大部分县域实现其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统筹城乡发展和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在目前县域农业产业链发展面临基础薄弱、延展不够、链接不畅、自生能力不足等情况下,研究县级政府对农业产业链发展的作用机理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论文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运用系统分析、因果分析、模型分析等方法揭示和研究了县域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政府介入与退出农业产业链机制;运用行为学和系统动力学方法考察了政府行为产生机理及政府介入农业产业链的行为方式;运用经济学、期望效用理论和模型分析方法探讨了政府介入农业产业链发展的路径选择规律,并提出了政府介入与退出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具体策略。 通过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1)资源引致力、市场拉动力、科技推动力和政府驱动力是县域农业产业链形成机理的重要动力源。交易效率水平、劳动分工深化和农业产业链整体效应三者之间呈现互动内生的关系。本文运用超边际分析所构建的基于分工与交易的成长关系模型研究表明,如果农业产业链在外部环境推动下,交易水平得到了提高和劳动分工得到了深化,那么,县域农业产业链就具备了内生的发展潜质。 (2)运用收益.成本理论和合作博弈理论的分析方法所构建的基于收益与分配的成长制度模型研究表明,在产业链的各环节和各环节主体之间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结构是县域农业产业链稳定、持续发展的源泉,而收益分配结构的建立客观需要县级政府以制度、政策为手段的介入。 (3)县级政府介入产业链行为是在外部环境推动、产业链自身成长对制度环境的需求及政府自身动机激励下产生的,是人力、财力、权力、权威、制度等资源所构成的行为能力外化的结果。 (4)在引入政府成本、政府任期和风险偏好指标的情况下,结合运用收益-成本、期望效用和前景理论的建模方法所构建的政府介入路径选择模型分析表明,政府介入路径是政府期望目标、政府能力与预期收益、政府任期敏感度以及政府决策偏好与产业链的前景目标及其政策需求强度均衡选择的结果。本文认为县级政府介入与退出策略选择应以产业链所需生产要素的冗余与短缺关系为切入点,重点采用“木桶原理”分析模型构建以“补缺用盈”为特征的政府促进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策略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