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日粮粒度与饲喂模式对奶牛咀嚼行为和代谢规律的研究及DGS营养价值评析
【6h】

日粮粒度与饲喂模式对奶牛咀嚼行为和代谢规律的研究及DGS营养价值评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缩写词表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立论基础与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国内外TMR饲喂技术发展概况与评价

1.2.2奶牛日粮有效纤维的研究进展

1.2.3 DDGS在奶牛日粮中的使用

1.3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研究内容

1.3.2技术路线

第二章饲喂模式对奶牛采食量、采食时间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2.1材料与方法

2.1.1试验动物与日粮

2.1.2试验设计

2.1.3试验方法

2.1.4实验室样品测定与分析

2.1.5数据统计分析

2.2结果与讨论

2.2.1 SI和TMR饲喂模式对奶牛采食量及采食时间的影响

2.2.2 SI和TMR饲喂模式对奶牛瘤胃pH、氨态氮和VFA浓度的影响

2.3小结

第三章不同玉米粒度和苜蓿干草长度对奶牛瘤胃发酵、消化率和采食行为影响的研究

3.1材料与方法

3.1.1试验动物与日粮

3.1.2试验设计

3.1.3试验方法

3.1.4实验室样品测定与分析

3.1.5统计分析

3.2结果与讨论

3.2.1不同玉米粒度和苜蓿干草长度对饲料粒度变化与采食量的影响

3.2.2不同玉米粒度和苜蓿干草长度对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瘤胃容积的影响

3.2.3不同玉米粒度和苜蓿干草长度对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

3.2.4不同玉米粒度和苜蓿干草长度对咀嚼行为的影响

3.2.5不同玉米粒度和苜蓿干草长度对奶产量与乳成分的影响

3.3小结

第四章不同玉米青贮切割长度和饲喂模式对奶牛采食量、瘤胃发酵和咀嚼活动影响的研究

4.1材料与方法

4.1.1试验动物与日粮

4.1.2试验设计

4.1.3试验方法

4.1.4实验室样品测定与分析

4.1.5统计分析

4.2结果与讨论

4.2.1不同玉米青贮长度和饲喂模式对饲料粒度与采食量的影响

4.2.2不同玉米青贮长度和饲喂模式对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

4.2.3不同玉米青贮长度和饲喂模式对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4.2.4不同玉米青贮长度和饲喂模式对氮代谢的影响

4.2.5不同玉米青贮长度和饲喂模式对奶牛咀嚼活动和唾液分泌量的影响

4.2.6不同玉米青贮长度和饲喂模式对产奶量与乳成分的影响

4.3小结

第五章不同比例DG和CDS组成的DGS在奶牛瘤胃降解和小肠消化率规律的研究

5.1材料与方法

5.1.1试验动物与日粮

5.1.2样品制备

5.1.3试验方法

5.1.4实验室样品测定与分析

5.1.5统计分析

5.2结果与讨论

5.2.1样品化学组成与营养分析

5.2.2不同时间点干物质消失率的变化

5.2.3干物质消失率主要参数与有效降解率的比较

5.2.4不同时间点粗蛋白消失率的变化

5.2.5粗蛋白消失率主要参数与有效降解率的比较

5.3小结

第六章总体结论与讨论

6.1论文总体结论

6.1.1精粗分开饲喂和TMR饲喂模式的比较

6.1.2玉米粉碎粒度和粗饲料长度的比较

6.1.3不同比例CDS组成的DGS的比较

6.2本研究创新之处

6.2.1日粮粒度

6.2.2饲喂模式

6.2.3 DDGS基础研究

6.3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

6.3.1粗饲料长度对奶牛健康的影响。

6.3.2 DDGS在奶牛日粮中合理使用量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在调查我国奶牛养殖现状的基础上,研究由精粗分开(Separate Ingredients,SI)饲喂模式向全混和日粮(T0tal Mixcd Ration,TMR)饲喂模式转换过程中,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瘤胃发酵及采食行为的变化规律:不同玉米颗粒度、苜蓿干草和玉米青贮长度对奶牛瘤胃发酵、咀嚼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及不同比例酒糟残液(Condensed Distillers Solubles,CDS)组成的酒糟及其可溶物(Disfills Grains with Solubles,DGS)在奶牛瘤胃降解和小肠消化的规律,为完善我国奶牛饲料粒度评价体系和DGS在奶牛日粮的合理使用积累基础数据。 试验一研究SI饲喂模式向TMR饲喂模式转换过程中泌乳奶牛采食量、采食行为和瘤胃发酵的变化规律。选用四头体重600 kg(SD=50)、处于泌乳中期(第6个泌乳月)且装有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进行前后对照试验。试验动物日粮组成和营养成分在整个试验期完全相同。试验期共30 d,前17 d采用SI饲喂模式,后13 d采用TMR饲喂模式。试验结果表明由SI饲喂模式向TMR饲喂模式转换过程中,试验牛干物质采食量(P=0.04)和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采食量(P<0.01)逐渐增加,采食时间有提高的趋势(P=0.07);瘤胃pH变化不明显;乙酸浓度有提高的趋势(P=0.06),丙酸浓度、乙/丙酸比例和氨态氮浓度变化差异不显著。 试验二研究不同玉米粉碎粒度与苜蓿干草切割长度及二者之间的互作对泌乳中期奶牛采食量、瘤胃发酵、采食行为、营养物质消化率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四头体重为595 kg(SD=52)、处于141泌乳天数(Days In MiR,DIM)(SD=21)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处理为2×2因子,分别为两个长度的苜蓿干草[短苜蓿干草(2.54 mm)和长苜蓿干草(6.25 mm)]和两种粒度的玉米[(细粉碎玉米(711 μm)和粗粉碎玉米(1755 μm)]。日粮精粗比为39:61。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粒度和苜蓿干草长度对产奶量和乳脂率没有影响;细粉碎玉米可以提高日粮淀粉的消化率和利用率,从而提高乳蛋白率(P=0.04);细粉碎玉米可以降低乳中尿素氮含量(134 mg/l vs 118 mg/l,P=0.05);长苜蓿干草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没有影响,但有提高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采食量的趋势;奶牛采食长苜蓿干草的反刍时间(293 min/d vs 336 min/d,P<0.001)和咀嚼时间(505min/d vs 574 min/d,P=0.002)延长。从本试验的结果看,处于泌乳中期的奶牛采食细粉碎玉米和短苜蓿干草不会对瘤胃pH、营养物质消化率和产奶量造成负面影响。 试验三研究不同玉米青贮切割长度和饲喂模式(TMR或SI)对奶牛采食量、瘤胃发酵指标、营养物质消化率、乳成分和咀嚼活动的影响。选用四头体重为625 kg(SD=63)、处于195 DIM(SD=21)而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其中三种日粮采用TMR饲喂模式,分别含有100%短玉米青贮(100% short silage,SS,6.3 mm)、50%短玉米青贮+50%长玉米青贮(50% short silage+50%long silage,SL,10.7 mm)和100% 长玉米青贮(100% long silage,LL,16.4 mm),第四种日粮采用SI饲喂模式,玉米青贮长度为SS(6.3 mm),精饲料与其它三组的TMR同时饲喂,粗饲料(玉米青贮和苜蓿干草)在30 min后饲喂。日粮精粗比为48:52。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青贮长度和饲喂模式对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没有影响;与TMR饲喂模式相比,SI饲喂模式下奶牛反刍时间延长(445 min/d vs 484 min/d,P=0.05),ADF采食量下降(3.34 kg/d vs 2.89 kg/d,P=0.04);在TMR饲喂模式下,降低玉米青贮长度奶牛反刍时间(P=0.05)和咀嚼时间(P=0.03)呈二次曲线下降,干物质(P=0.03)、有机物(P=0.03)和氮(P=0.02)表观消化率呈线性下降。 试验四研究不同比例DG与CDS组成的DGS样品中,干物质和粗蛋白在奶牛瘤胃降解和小肠消化的规律。选用三头体重为653 kg(SD=74)、处于121 DIM(SD=112)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体内尼龙袋试验的试验动物。日粮为精粗比为53:47的TMR,DG与CDS的混合比例分别为100:0(0%CDS)、87:13、73:26和60:40。四种不同比例的DGS样品一半放入冰箱中保存,每种比例中另一半的样品在105℃烘箱中进行干燥,整个干燥过程大约需要10 h。共有8个DGS样品(4个湿DGS和4个干DGS)。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DG和CDS组成的DGS营养成分差异很大,随着CDS含量的增加,粗蛋白含量逐渐下降,而脂肪和磷含量逐渐上升;各时间点湿酒糟及其可溶物(Wet Distillers Grains with Solubles,WDGS)干物质和蛋白质消失率高于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ry Distillers Grains with Solubles,DDGS);WDGS干物质有效降解率(59.58% vs.47.54%,P<0.001)、蛋白质有效降解率(53.0% vs 35.5%,P<0.001)和过瘤胃蛋白小肠消化率(69.7% vs 60.4%,P=0.003)高于DDGS;随着CDS含量的增加,干物质有效降解率由47.4%增加到61.0%(P<0.001),蛋白质有效降解率由39.8%增加到49.6%(P<0.001),但总可消化蛋白差异不显著。从本试验的结果看,虽然DDGS可以提供更多的过瘤胃蛋白,但总可消化蛋白低于WDGS。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