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AR技术分离制备茶叶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6h】

MAR技术分离制备茶叶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立题依据

第一章 综述

1 茶叶的化学成分

2 国内外现有的茶多酚的提取分离技术

3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

4 MAR技术在中药中的研究概况

第二章 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3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MAR对茶叶有效成分的吸附/解吸附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3 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MAR纯化茶叶有效成分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3 结果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废弃茶叶为原料,以MAR为关键技术,系统地进行了茶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的研究。通过提取及纯化工艺条件的筛选和优化,建立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技术路线和技术参数,为有效利用废弃茶叶资源提供技术支持。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茶叶中茶多酚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对不同技术手段的应用及特点进行概述,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2、在优选茶叶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过程中,分别以浸膏得率(物理指标)、儿茶素类包括其单体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 catechin gallate,EGCG)的含量和咖啡因的含量(化学指标)以及清除DPPH·的活性(药理学指标)为评价指标,以乙醇浓度(A)、料液比(B)和提取时间(C)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茶叶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根据不同的提取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加权分析得到不同的提取工艺条件。若以提取儿茶素类为目的,则选浸膏得率、儿茶素类和EGCG的含量、清除DPPH·的活性为评价指标得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75%乙醇,提取3次,每次30 min;若以提取咖啡因为目的,则选浸膏得率和咖啡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得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30 min;若以综合提取为目的,则选浸膏得率、儿茶素类和咖啡因的含量、清除DPPH·的活性为评价指标得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30 min。根据不同的提取目的优选得到较全面的工艺条件,为充分利用废弃茶叶资源及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3、在利用MAR分离纯化茶叶有效成分的工艺过程中,通过考察20种MARs的静态吸附与解吸附性能,最终得到一种分离和纯化废弃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因较好的树脂-GS-18。通过考察GS-18树脂柱对茶叶有效成分的动态吸附与解吸附参数,最终优化得到较好的分离条件。通过一次循环,茶叶粗提物中的茶多酚和咖啡因纯度可由20.2%和7.3%分别提高到60.4%和22.5%,回收率分别为91.3%和98.4%。基于GS-18的吸附与解吸附性能,发现其结果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Langmuir和Freundlich两种热力学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其平衡吸附热力学行为。该实验证实,MAR可为工业化分离纯化废弃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因提供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