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陇中退耕还林区通渭县农村生活能源潜力及结构分析
【6h】

陇中退耕还林区通渭县农村生活能源潜力及结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言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研究的理论基础

1.3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研究的思路方法

1.5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研究区农村生活能源资源概况

2.1陇中退耕还林区概况

2.2陇中农村利用的生活能源资源类型及特点

第三章农村能源资源潜力估算和利用结构分析

3.1资料获取

3.2生物质能资源估算

3.3新能源估算

3.4能源资源潜力分析

3.5农村能源利用总体结构

3.6不同类型农户的用能结构比较

3.7农村生活能源的村落差异

第四章基本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4.1基本结论

4.2政策建议

4.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生活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需求,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甘肃陇中农村生活能源建设不仅与当地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突破口。 陇中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村生活能源供应存在危机,能源储量有限。因此,估算农村能源资源潜力,分析消费结构特点,探讨其对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产生的影响,提出能源开发战略取向,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管理提供政策设计的依据,其理论和现实意义重大。 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承载力理论、外部不经济理论和环境价值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对农村生活能源资源如各种生物质能、化石能源、沼气、太阳能和电能的一般特点、各自的应用特点认识的前提下,依据甘肃陇中的自然、社会与经济发展状况和案例研究区通渭县的概况,在研究区选取样本点进行了实地调查,测算了样本区目前农村的各类能源使用的现实总量,估算了可能存在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是薪草、木柴、作物秸秆、畜粪等生物资源和新能源沼气、太阳能的资源潜力,包括对能源资源潜力从折标准煤的理论值、合理值,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同时也对农村能源利用的自然属性结构、经济属性结构、环境效应结构和用途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无沼气无太阳灶户、有沼气无太阳灶户、无沼气有太阳灶户和有沼气有太阳灶户四类不同类型农户的用能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丘陵山区、半山区、旱川区和川区等四种不同村落差异从能源资源消费、能源用途和环境属性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后,提出了农村生活能源资源潜力十分有限,结构不合理,生物质能所占比重高,清洁能源所占比重低,当前户均消耗与理论消耗标准相差甚远;农村生活能源利用水平低,现有能源只能满足农户炊事、取暖、照明等基本生活需要,而卫生、娱乐等方面的用能极少;不同类型的农户用能特点存在较大差异,绝大多数农户仍以统生物质能为主,能源利用单一,利用率不高,生活环境污染严重;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清洁能源、化石能源的利用才起步,并且能源消费方式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新兴能源对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的薪柴、煤炭等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针对这些主要结论,论文提出了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来规划;努力建立健全区域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积极开发利用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农户的购买力;探索取暖用能新技术,拓宽农村能源渠道:制定法规法律,依法开发应用新能源等对策建议。最后,对农村生活能源结构、生活能源模型化、生活能源建设产权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