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acB基因在紫花苜蓿中的转化和植株再生的研究及PCR扩增条件的确立
【6h】

SacB基因在紫花苜蓿中的转化和植株再生的研究及PCR扩增条件的确立

代理获取

摘要

本研究以三个苜蓿品种(和田苜蓿、甘农3号和陇东苜蓿)为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SacB基因在苜蓿中转化的研究,并探索了转化植株再生条件及其再生过程中的褐化因素,筛选出卡那霉素抗性植株。进一步对转化组织进行了PCR检测,优化了PCR检测条件,确立了适宜的PCR扩增条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建立了苜蓿三个品种基因转化体系。
   以和田苜蓿、甘农3号和陇东苜蓿的下胚轴为外植体,以农杆菌介导法为转化方法,进行了SacB基因的转化。系统研究了Kan对苜蓿组织生长的影响、Kan筛选时期和筛选浓度、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及预培养时间。结果表明:Kan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愈伤分化阶段是最适宜的筛选阶段,和田苜蓿、甘农3号、陇东苜蓿的选择压分别为80mg/L、60mgL、60mg/L。生根阶段,3个品种的Kan选择压分别为100mg/L、80mg/L、80mg/L。甘农3号、和田苜蓿、陇东苜蓿适宜的菌液的OD值分别为0.6、0.5和0.4。紫花苜蓿转化前不需要进行预培养,适宜的侵染时间为10min。
   2.分析探讨了转化组织在冬夏两季再生过程中出现的褐化现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的办法。
   培养物的褐化程度具有季节性差异。2,4-D的最佳作用天数为15-20d,愈伤诱导、分化再生和生根阶段蔗糖的最佳浓度分别为30g/L、20g/L和10g/L。基因型影响培养物的褐化程度,褐化程度顺序为陇东苜蓿>和田苜蓿>甘农3号。培养温度冬季以恒温25℃为宜,夏季以白天23℃+黑夜21℃为宜。光照以3000Lux左右为宜。NAA的浓度在夏季应较冬季适当降低,IBA诱导生根适宜在冬季使用,生根率高,且褐化少。
   3.优化了PCR反应条件,对转化组织进行了PCR检测。
   对转化体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最佳引物为a组引物;最佳退火温度为52℃:25ul的反应体系中,dNTP、Mg2+、TaqDNA的最佳用量分别是2.0ul、2.5ul和0.4ul。在选取的50个抗性愈伤中,仅有1个愈伤为阳性愈伤,转化率为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