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传统旗袍造型结构演变研究
【6h】

中国传统旗袍造型结构演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综述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传统旗袍概述

2.1 中国传统服装的形成环境

2.2 传统旗袍的形成,流行和衰落

2.2.1 传统旗袍的形成阶段

2.2.2 传统旗袍的流行阶段

2.2.3 传统旗袍的衰落阶段

第3章 传统旗袍造型演变过程

3.1 袍服的渊源

3.2 满族入主中原前其袍服的造型演变

3.2.1 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时期的袍服演变

3.2.2 女真时期的袍服演变

3.3 清代时期旗袍的造型演变

3.3.1 传统旗袍形成的前奏——男女袍服的分离

3.3.2 中国传统旗袍雏形的形成——旗女衬衣向氅衣的演变

3.4 民国初期旗袍的造型演变

3.4.1 1911年——1919年的旗袍的造型

3.4.2 1920-1927年的旗袍的造型

3.5 1928-1940年传统旗袍的造型

3.5.1 及膝旗袍(1928-1931)的造型

3.5.2 扫地旗袍(1932-1938)的造型

3.5.3 短旗袍主导下的“改良旗袍”(1939-1940)的造型

第4章 中国传统旗袍的造型结构演变分析

4.1 传统袍服的造型结构特点

4.1.1 传统袍服的形制特点

4.1.2 传统袍服的裁剪方式

4.1.3 传统袍服的结构特点

4.1.4 小结

4.2 传统旗袍的造型结构演变

4.2.1 重功能轻装饰的原生态满族袍服

4.2.2 重装饰轻功能的旗女之袍

4.2.3 装饰性和功能性完美结合的传统旗袍

第5章 传统旗袍演变过程中的文化转变

5.1 传统旗袍造型演变因素分析

5.2 传统旗袍“十字整衣”型平面结构的文化内涵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为传统服装中的重要组成单元,传统旗袍在中国服装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旗袍造型结构演变是中国传统服装造型结构演变的缩影,通过对其进行研究,我们能够发现中国传统服装的精髓和其文化内涵。
   本论文以中国传统旗袍为研究对象,把其放置于整个传统服装的大环境中,对其造型结构演变进行了梳理和探讨。首先,对传统旗袍进行了定义。在此概念的基础上,以大量的文献和图片资料为依托,对传统旗袍进行追根溯源。按照演化顺序,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依次绘制了各个阶段的款式图。其次,从众多的博物馆及私人藏品实物中甄选了代表性时期的典型传统旗袍,使用现代的测量方法对其进行测量和结构的考据。从平面十字结构与立体造型相结合的角度,分别对其领子,袖子,衣身,以及装饰特征和局部细节展开深层次的论述。最后,通过对上述两个步骤的整合,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对传统旗袍的演变过程做进一步的论述,阐述传统旗袍的“双重结构”关系,以此加深对中国传统服装构成本质的认识。
   中国传统旗袍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服装款式,它代表的是中国数千年来一种不断演化和发展的服装形制。在其造型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其结构本质并未发生改变,它一直严格地遵从了中国传统袍服的以前后身中心线为中心轴,以肩袖线为水平轴,前后片为整幅布连裁的十字整衣型结构。
   传统旗袍是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不断交流和融合的产物。在其演变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骑射式的满、蒙族文化与农耕式的汉族文化的融合,中国传统服装文化对西方服装文化的接纳。
   在审美上,传统旗袍的造型结构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其双重性造型结构中,承载着中国人对宇宙和生命的独特观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