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司治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
【6h】

公司治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2.2 过度自信

1.2.3 管理者过度自信

1.3 研究现状

1.3.1 过度自信相关研究现状

1.3.2 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研究现状

1.3.3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研究现状

1.3.4 公司治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研究现状

1.3.5 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理论基础

2.1.1 行为财务理论

2.1.2 过度自信理论

2.1.3 委托代理理论

2.2 研究假设

2.2.1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假设

2.2.2 公司治理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假设

第3章 管理者过度自信度量方法

3.1 度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方法及评价

3.2 本文度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方法

第4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1 研究设计

4.1.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4.1.2 研究变量设计

4.1.3 模型的构建

4.2 实证分析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相关性分析

4.2.3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回归结果

4.2.4 公司治理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

4.2.5 稳健性检验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局限性

5.4 未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对财务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学者们渐渐发现,以“理性人”假设为前提的传统财务理论并不能对实际投融资行为做出完全合理的解释。现实中的投融资决策并不完全是以“理性人”假设和“风险规避”假设为基础的。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了企业投资行为异化和融资行为异化的证据。传统财务理论对企业过度投资、投资不足和资本结构偏离最优资本结构等异常现象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故而给行为财务理论留下了解释的空间。
  与传统财务理论不同的是,行为财务理论强调人是“非理性”的或者“有限理性”的。管理者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对其非理性行为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而对管理者非理性行为的研究中,学者们对过度自信的研究较为系统。本文从管理者非理性视角出发,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进一步研究公司治理是否会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对相关研究做了梳理并进行了评述,结合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和过度自信理论推导出三个研究假设。然后以2013-2015年披露了业绩预告的公司为初始研究对象,以业绩预测偏差的符号为基础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最后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本文的假设并得出以下三个研究结论:
  (1)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2)随着股权制衡度的提高,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减弱;
  (3)随着监事胜任能力的提高,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减弱。
  针对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1)公司在聘用管理者时应充分考虑可能导致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因素。比如管理者的性别、年龄和学历等个人特征,这些个人特征可能影响其过度自信心理。
  (2)建议公司在股权结构安排方面,采用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模式。
  (3)采取相关措施,确保监事会有效行使监督职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