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文言文语法教学研究——以厦门一中为例
【6h】

高中文言文语法教学研究——以厦门一中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价值

1.3 结构安排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调查对象

2.2 调查和统计方法

2.2.1 调查方法

2.2.2 统计方法

第3章 高中文言文语法知识学生掌握情况分析

3.1 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总体把握情况

3.2 学生对不同语法知识的把握情况

3.2.1 词类活用

3.2.2 特殊句式

3.2.3 虚词

3.2.4 断句

3.2.5 翻译

3.3 小结

第4章 高中文言文语法教学现状及存在的原因

4.1 语法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1 学生角度

4.1.2 教师角度

4.2 造成高中文言文语法教学问题的原因探讨

4.2.1 当前教学评价体系单一化

4.2.2 教材编排和教辅资料忽视语法

4.2.3 初高中语法教学衔接不紧密

4.2.4 文言语法知识本身的难度

第5章 高中文言文语法教学改进策略

5.1 教育评价体系综合化,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5.1.1 人事考核

5.1.2 学业考核

5.1.3 建立语法教学记录袋

5.2 教材编排和教辅资料应该重视语法

5.2.1 系统编排教材和教辅资料

5.2.2 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和教辅资料

5.3 教师的教

5.3.1 消除畏难情绪,营造没有恐惧的课堂

5.3.2 了解学情,分阶段施教

5.3.3 改变单一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多样化

5.4 学生的学

5.4.1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法学习习惯

5.4.2 重视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文言文语法的错综复杂令教师与学生望而生畏。随着90年代“淡化语法”的提出,文言文语法的教授与学习已渐趋简单,但是从高考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来看,对文言文语法的考察仍有一定要求。由于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语言习惯不同,文言文语法的教学还是存在困难的。是为高考而教,还是为传统文化而学?是我们在新课改背景下值得思考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和教师角色也发生了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以学生为突破口,了解学生在文言文语法学习中的困难,理清文言文语法教学现状,分析其成因,从而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一些实际可行的策略,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让学生通过文言语法真正掌握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