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脉颗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气虚血瘀证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6h】

通脉颗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气虚血瘀证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研究病例标准

4 排除病例标准

5 剔除标准

6 脱落标准

7 终止研究标准

第二章 试验方法

1 治疗前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2 服药及疗程

3 观察内容

4 观察方法

5 疗效评定标准

6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1 两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比较

2 两组治疗前后APTT比较

3 两组治疗前后PT比较

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5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气虚血瘀症状积分比较

6 两组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疗效比较

7 两组改善中医气虚血瘀症状疗效比较

8 不良反应情况

9 脱落病例情况

第四章 分析讨论

1 纤维蛋白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2 中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对纤维蛋白原的认识

3 临床疗效分析

4 通脉颗粒组方分析

5 现代药理研究

6 安全性分析

7 存在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综述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中药“通脉颗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气虚血瘀证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探讨“通脉颗粒”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拟纳入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的厦门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77人,二组例数比例为1∶1(39∶38),借助SAS统计分析系统产生77例受试者所接受处理的随机安排,按受试者的就诊顺序发给相应编号的药。①通脉颗粒组:通脉颗粒,每次2包,每日2次,开水冲服。疗程为8周。②西药组: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每次100mg,每晚1次,睡前服;阿托伐他汀,每次20mg,每日1次,睡前口服。疗程为8周。分别于用药前、用药4、8周后检测颈动脉超声、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值、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血脂、血常规、大便常规、大便隐血、尿常规、中医气虚血瘀症状评分。
   结果:治疗前通脉颗粒组与西药组纤维蛋白原、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血脂、中医症状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纤维蛋白原均降低,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8周后两组纤维蛋白原继续降低,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4周及8周后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无变化(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4周及8周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及8周后通脉颗粒组患者血脂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及8周后西药组血脂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西药组明显优于通脉颗粒组。治疗前后两组疗效比较:通脉颗粒组明显降低患者纤维蛋白原,总有效率达69.23%,西药组有效率71.06%,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脉颗粒组中医症状疗效达79.48%,西药组39.4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1.通脉颗粒可以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气虚血瘀证患者纤维蛋白原。2.通脉颗粒可以明显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3.通脉颗粒在8周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级未见明显改善。4.两组在治疗剂量下未出现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肌酸激酶无明显升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