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影响当归四逆汤加减方干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6h】

影响当归四逆汤加减方干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2.6 中止、终止标准

3 试验设计

3.1 试验类型

3.2 病例样本

4 试验用药

4.1 药物来源及规格

4.2 药物成分及用药方式

4.3 药品分配及处理

4.4 合并用药及处理

5 治疗方法

5.1 基础治疗

5.2 导入期(共2周)

5.3 治疗期(共12周)

6 观察指标

6.1 人口学指标

6.2 生化指标

6.3 疗效指标

7 操作与测定方法

8 疗效标准(参考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

9 质量控制

10 伦理学要求

11 统计方法

1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结果

1 基线情况

2 影响治疗前后TCSS变化的多因素分析

2.1 根据治疗前后TCSS变化分组,比较三组间人口学资料特点

2.2 根据治疗前后TCSS变化分组,比较三组间临床生化指标

2.3 根据治疗前后TCSS变化分组,比较三组基线疗效评价指标

2.4 影响治疗前后TCSS积分变化的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

2.5 以TCSS作为疗效评价指标,FPG、基线TCSS预测疗效的ROC曲线

3 影响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的多因素分析

3.1 根据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分组,比较三组间人口学特征

3.2 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分组,比较三组间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

3.3 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分组,比较三组间基线疗效评价指标的差异

3.4 影响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的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

3.5 以临床症状积分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时,基线TCSS预测疗效的ROC曲线

4 影响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的多因素分析

4.1 根据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分组,比较三组间人口学特点

4.2 根据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分组,比较三组间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

4.3 根据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分组,比较三组间基线疗效评价指标的差异

4.4 影响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的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

4.5 FPG、HbAlc、基线中医证候积分预测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的ROC曲线

第三章 讨论

1 中医对DPN的认识

2 DPN与当归四逆汤加减方

2 影响当归四逆汤加减方干预血虚寒凝型DPN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2.1 TCSS、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对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的影响

2.2 血糖对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的影响

2.3 病程对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的影响

2.4 CRE、BUN对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的影响

2.5 血脂对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的影响

3 安全性分析

4 本研究的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以多伦多临床评分、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作为评价当归四逆汤加减方干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指标,通过回顾性分析相关基线资料,寻找预测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的影响因素。
  方法:纳入104例就诊于本院内分泌科的DPN患者并予当归四逆汤加减方治疗随访12周,采集人口学指标、临床生化指标、TCSS、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等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出影响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的因素。
  结果:1、以TCSS作为评价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的指标,根据治疗前后TCSS变化分为显效组、有效组、无效组,比较三组间的基线特点,无效组的CRE、BUN、LDL-C、FPG、TCSS、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高于显效组及有效组(P<0.05或P<0.01),GFR较显效组、有效组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BUN、FPG、基线TCSS、基线临床症状积分与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呈负相关(r=-0.33、-0.35、-0.3、-0.2,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PG、基线TCSS是预测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79、0.83。通过ROC曲线寻找FPG、基线TCSS预测疗效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FPG<8.9mmol/L或TCSS<8.5分。
  2、以临床症状积分作为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的评价指标,通过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分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无效组的CRE、BUN、FPG、基线TCSS较显效组、有效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GFR在组间逐渐降低(P<0.05)。其中,CRE、FPG、基线TCSS与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呈负相关(r=-0.22、-0.28、-0.19,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TCSS是当归四逆汤加减方临床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OR值为0.68。基线TCSS预测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P<0.01),最佳临界值为7.5分。
  3、以中医证候积分作为评估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的指标,根据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分组比较显示,相比于显效组、有效组,无效组的病程、CRE、BUN、FPG、HbA1c、基线TCSS、基线临床症状积分、基线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升高,而GFR在组间呈降低趋势(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同样显示,病程、CRE、BUN、FPG、HbA1c、基线TCSS、基线临床症状积分、基线中医证候积分与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均呈负相关(r=-0.2、-0.25、-0.28、-0.44、-0.27、-0.35、-0.39、-0.24,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PG、HbA1c、基线中医证候积分是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OR值分别为0.73、0.78、0.91。ROC曲线显示FPG、HbA1c、基线中医证候积分预测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66、0.71(P<0.01),最佳临界值分别为8.9mmol/L、7.8%、15.5分,其中FPG、基线中医证候积分的预测价值较好。
  结论:1、基线TCSS、基线中医证候积分是当归四逆汤加减方干预DPN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预测临床疗效的参考指标。
  2、通过TCSS评价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的疗效,FPG是预测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3、通过中医证候积分评价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的疗效,FPG、HbA1c是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的独立预测指标。
  4、糖尿病病程、LDL-C、CRE、BUN可能是影响当归四逆汤加减方疗效的因素,临证时须加以关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